3孔洞
3.1現象:混凝土結構內部有較大尺寸的空隙,局部沒有混凝土,鋼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3.2產生的原因
3.2.1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或預留孔洞和預埋件處,混凝土下料被擱住房,未振搗不實就繼續澆筑上層混凝土;
3.2.2混凝土離析,砂漿分離,石子成堆,嚴重跑漿,又未進行振搗。
3.2.3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多,過厚,下料過高,振搗器振動不到,開成松散孔洞;
3.2.4混凝土內掉入木塊,泥塊等雜物,混凝土被卡住。
3.3防止措施
3.3.1在鋼筋密集處及復雜部位,采用細石混凝土澆灌,認真分層振搗密實;預留孔洞處,應兩側同時下料,嚴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塊、木塊等雜物掉入混凝土內,應及時清除干凈;
3.3.2將孔洞周圍的松散混凝土和軟弱漿鑿除,用壓力水沖洗,充分濕潤后用高強度等級細石混凝土澆灌,搗實。
4露筋
4.1現象:混凝土內部主筋、負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結構構件表面。
4.2產生的原因
4.2.1灌筑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位移或墊塊太少或漏放,致使鋼筋緊貼模板外露;
4.2.2結構構件截面小,鋼筋過密,石子卡在鋼筋上,使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造成露筋;
4.2.3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產生離析,模板部位缺漿或模板漏漿;
4.2.4混凝土保護層太小或保護層外混凝土振搗不實;或振搗棒撞擊鋼筋或踩踏鋼筋,使鋼筋位移,造成露筋;
4.2.5木模板未澆水濕潤,吸水粘結或脫模過早,拆模時缺棱、掉角,導致漏筋。
4.3防治措施
4.3.1在鋼筋密集處及復雜部位,采用細石混凝土澆灌,認真分層振搗密實;預留孔洞處,應兩側同時下料,嚴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塊、木塊等雜物掉入混凝土內,應及時清除干凈;
4.3.2將孔洞周圍的松散混凝土和軟弱漿鑿除,用壓力水沖洗,充分濕潤后用高強度等級細石混凝土澆灌,搗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