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巴羅克藝術和洛可可藝術相繼盛行于17、18世紀的歐洲,它們都流行于以法國為中心的歐洲,繪畫的主題都是國王和貴族的肖像畫,但二者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前者藝術特點表現為豪華、威嚴,后者則小巧優雅、輕快瀟灑,產生這種不同的社會原因在于( )。
A.巴羅克藝術產生時期,正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時期,歐洲大陸的封建統治者有感于對岸海島國的變革,急于在統治范圍內樹立自己的君權至上形象,所以在藝術上強調厚重、威嚴;而18世紀,由于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來自大西洋彼岸的新的政治思路沖擊著歐洲的君主專制,歐洲君主嘗試著采用新的政治策略,反映到藝術上,就出現了比較市民化的洛可可藝術
B.巴羅克藝術產生于歐洲的封建時代,君權至上,所以在藝術表現風格上要突出國王、貴族的地位尊貴、身份顯赫;而18世紀的時候,由于歐洲爆發了大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大多數國家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政體,國王、貴族的權力受到嚴重削弱,上流社會彌漫出享樂主義的傾向,這樣輕巧纖麗的洛可可藝術就取代了巴羅克藝術
C.巴羅克藝術正好處于歐洲宗教勢力最為強盛的時期,宗教強烈干預世俗政權,君權、世俗政權不得不聽從教會的指令,所以這一時期藝術作品都表現出對上帝的崇拜、敬畏,厚重感要強烈;而18世紀的歐洲由于文藝復興所帶來的對教權的聲討和否定,使世俗政權凌駕于教權之上,所以藝術風格逐漸轉變為適合市民生活品位的洛可可藝術
D.巴羅克藝術興起時,歐洲的西班牙、法國都建立有強大的封建專制政權,巴羅克藝術的風格正好符合此統治時期所需要的威嚴和力量;洛可可藝術流行則是因為其所處的18世紀,歐洲的專制君主的統治被削弱,加上啟蒙運動興起、自由平等思想盛行,導致君主和貴族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妄自尊大,生活趣味發生了改變
23. 微觀經濟學是指以個體經濟單位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和相應的經濟變量單項數值的決定來說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會的資源配置問題。傳統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是以三個基本假設條件為前提的,以下不屬于這三個假設條件中的一個是( )。
A.市場出清。即在價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地升降的情況下,市場上一定會實現充分就業的供求均衡狀態,也就是說資源被充分利用
B.完全理性。即消費者和廠商都是以利己為目的的經濟人,他們自覺地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為目標,又知道如何實現最大化
C.市場缺陷。即市場具有無法合理配置資源的先天缺陷,需要采取其他手段來彌補
D.完全信息。即消費者和廠商可以免費而迅速地獲得各種市場信息
24. 在百花齊放的季節到花叢中散步,如果我們閉上眼睛可以聽到蜜蜂在花間飛來飛去,但卻無法聽到蝴蝶的動靜,其中的原因在于( )。
A.蜜蜂翅膀振動的頻率要高于蝴蝶的頻率,而人的聽覺有一定的限度,只能夠接收到蜜蜂的頻率,卻無法感覺到蝴蝶的頻率
B.蜜蜂口器發出的聲音要高于蝴蝶口器所發出的聲音, 而且蜜蜂是群居性昆蟲,彼此之間交流頻繁,所以人能夠經常性地聽到蜜蜂的聲音
C.蜜蜂的腹部具有稱作“蜂鳴器”的器官,可以以人耳能夠察覺的高頻發出聲波,而蝴蝶不具備有發聲器官,所以人能夠聽到蜜蜂的聲音,而聽不到蝴蝶的聲音
D.蜜蜂在運動時,其腹部堅硬的角質層與其腿部摩擦,借以向同伴傳遞訊息,所以能發出聲音,而蝴蝶的腹部則非常柔軟,且沒有發聲器官,所以飛行時沒有聲音
25. 火柴是人們生活中比較常用的引火之物,自從發明以來就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那么現代安全火柴之所以能夠燃燒是因為( )。
A.火柴盒的側面是細小的石英顆粒與單組分聚氨酯黏合劑的混合物,而火柴頭則是加著色劑的白磷(著色劑可以防止白磷在空氣中自燃),白磷在與石英的劇烈摩擦中起火燃燒,并引燃火柴桿
B.火柴盒側面所涂物質是紅磷和三硫化二銻,而火柴頭上的物質則是氯酸鉀、二氧化錳和硫磺,在摩擦中,氯酸鉀與紅磷接觸燃燒并引燃了硫磺,隨后點燃火柴桿
C.火柴盒的側面是研磨得極其細小的剛玉顆粒,它附著于火棉和硝化甘油形成的膠狀層之上,火柴頭的側面是紅磷和三氧化二銻的混合物,當摩擦時,紅磷在三氧化二銻做催化劑的情況下會與硝化甘油劇烈反應,從而引起燃燒
D.火柴盒的側面是五氯化磷、碳酸鉀、明礬和炭粉(炭粉可以用于止血)的混合物,火柴頭則是紅磷、白磷、硫磺、樹膠和玻璃粉的混合物,在摩擦作用下,白磷與碳酸鉀發生反應,從而發出熱量,引起紅磷的燃燒
26. 完全競爭企業在長期均衡條件下,成本不變的行業中,產量的增加量( )。
A.完全來自新企業
B.完全來自原有企業
C.要么完全來自新企業,要么完全來自原有企業
D.部分來自新企業,部分來自原有企業
27. 世界上有很多重要的海洋通道,連接著被大陸所分開的海洋,如臺灣海峽、瓊州海峽、巴拿馬運河等,其中溝通大西洋和地中海的重要通道是( )。
A.土耳其海峽 B.霍爾木茲海峽
C.直布羅陀海峽 D.蘇伊士運河
28. 鋒面系統和氣壓系統是常見的天氣系統,以下關于這兩方面問題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當冷鋒過境時,將出現陰天、下雨、刮風、降溫等現象;冷鋒過境后,氣壓升高、氣溫驟降、天氣轉晴
B.當暖鋒過境時,將出現連續性降水;暖鋒過境后,氣壓降低、氣溫上升、天氣轉晴
C.氣旋控制下的天氣往往是陰雨天氣,北半球的氣旋順時針旋轉,氣流向中心輻合上升
D.地面氣旋與鋒聯系在一起,稱為鋒面氣旋,而反氣旋在地面附近根本不可能形成鋒面
29. 碘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現在的食鹽中一般均為碘食鹽,根據碘及含碘化合物的化學特點,以下關于在烹調中使用碘鹽的方法正確的是( )。
A.由于碘鹽中的碘是以碘酸鉀的形式存在,而碘酸鉀在常溫下不易分解,所以在在烹調時最好在炒菜前放鹽,以加速分解,利于人體吸收
B.避免使用菜籽油進行烹調,因為菜籽油在高溫下容易和碘元素發生反應,使碘元素分解揮發,從而降低碘的利用率
C.避免在烹調時加醋,碘遇到酸會被分解,從而使碘鹽利用率降低
D.碘鹽的存放應當遠離灶臺,放到陽光之下,以免碘鹽受潮結塊或者碘酸鉀受潮變質
30. 下列關于地球同步通信衛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為避免通信衛星在軌道上相撞,必須使它們運行在不同的軌道上
B.通信衛星定點在地球上空某處,各個通信衛星的角速度相同,但線速度可以不同
C.不同國家發射通信衛星的地點不同,這些衛星軌道的平面不一定在同一平面內
D.通信衛星只能運行在赤道上空某一恒定高度之上
參考答案
1.B 2.A 3.B 4.D 5.C 6.A 7.B
8.B 9.D 10.B 11.A 12.B 13.D 14.A
15.D 16.C 17.D 18.B 19.D 20.A 21.A
22.D 23.C 24.A 25.B 26.A 27.C 28.C
29.C 3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