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9-28 共1頁
(一)按風險的性質分為純粹風險和投機風險
純粹風險:是指只有造成損失而無獲利可能性的風險。其所致結果只有兩種:損失和無損失。
投機風險:是指既可能造成損失也可能產生收益的風險。其所致結果有三種可能:損失、無損失和獲利。如股市行情的變動、價格漲落、賭博等。
純粹風險和投機風險的區別在于:前者總是不幸的,事故發生可能帶來損失,故為人們所畏懼和厭惡;后者由于有可能獲利,具有誘惑力,故有些人為了獲利,甘愿冒這種風險。
(二)按產生風險的環境分為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
靜態風險:是由于自然力變動或人的行為失常所引起的風險。前者如地震、海難、雹災等;
動態風險:是由于人類社會活動而產生的各種風險。
(三)按風險影響的范圍對象分為基本風險和特定風險
基本風險:是風險的起源與影響方面都不與特定的人有關,至少是個人所不能阻止的風險。即全社會普遍存在的風險。
特定風險:是與某特定的人有因果關系的風險。即由特定的個人所引起且損失僅涉及。
(四)按風險損失的對象分為財產風險、人身風險、責任風險和信用風險
財產風險:是可能導致財產發生毀損、滅失和貶值的風險。
人身風險:是指人們因生、老、病、死、傷殘等原因而導致經濟損失的風險。如因為疾病、傷殘、死亡、失業等導致個人、家庭或企業經濟收入減少。
責任風險:是指因侵權或違約依法對他人遭受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應負賠償責任的風險。
信用風險:是指在經濟交往中,權利人與義務人之間,由于一方違約或犯罪而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
(五)按損失發生的原因分為自然風險、社會風險、經濟風險和政治風險
自然風險:是指由于自然現象或物理現象所導致的風險。
社會風險:是指由于個人行為的反常或不可預料的團體行為所致損失的風險。如偷竊、搶劫、罷工、動亂等。
經濟風險:是指在產銷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變動或估計的錯誤,導致產量減少或價格漲跌所致損失的風險。
政治風險:是由于種族宗教的沖突、叛亂、戰爭所引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