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9 共7頁
第五章 收入、費用和利潤
收入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僅次于第二章資產,與資產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新增加了政府補助的問題,新會計準則單獨出臺了一個《政府補助準則》。這是一個全新的內容,設專題進行講解。
利潤在講所有者權益時涉及到,這也是一個比較新的內容。
第一節 收入
一、收入的概念和特征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再一次提到了6要素之一的定義,多看一遍吧】
收入具有以下特點:
(一)收入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日常活動,是指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所從事的經常性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活動。
在工業制造業企業銷售產品,就是為了完成經營目標。在銷售產品的過程中,可能會銷售不再需要的原材料,與經營目標有相關的聯系,這也是日常的活動。
收入按企業經營業務的主次不同,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包括制造企業銷售產品、商業流通企業銷售商品、咨詢公司提供咨詢服務、軟件開發企業為客戶開發軟件等。與之相關的一些其他的活動,雖然也是為了完成經營目標而從事的活動,但是不是經常發生的,這種活動形成企業的其他業務,由此產生的收入就是其他業務收入。
注意:日常活動不是偶發性的活動,利得是偶發性的,要將二者區分開。收入是日常的,利得是非日常的。例如,工業企業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凈收益,或者因其他企業違約收取罰款等,這些活動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屬于企業的利得而不是收入(這里容易考選擇題)。利得通常不經過經營過程就能取得或屬于企業不曾期望獲得的收益。
【例】工業企業的下列各種活動獲得的收益屬于企業的收入的是( )
A、銷售企業自制的半成品
B、銷售代修品
C、轉讓無形資產
D、轉讓固定資產
E、銷售不再使用的原材料
答案:A B E
(二)收入會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所有者權益的增加就是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收入確認時必然會帶來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收入會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增加,是指在費用一定的情況下,這里不考慮費用,只是考慮收入本身會帶來所有者權益增加。
(三)收入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
收入會帶來所有者權益增加,但是又與投資者投入的資本金沒有關系。
二、收入的分類
1、收入按日常活動的性質分為三類,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和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銷售商品收入包括制造業企業銷售自己的產品、商品流通企業銷售采購的商品、銷售不需用的材料和包裝物等。提供勞務收入包括提供運輸服務、代理服務、培訓服務等。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在不同的企業可能不同,例如金融企業將現金放貸給其他企業,一般的企業(非金融企業)出租固定資產、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無形資產等,出租使用權的收入就是讓渡資產使用權。
2、收入按經營業務的主次不同,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劃分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不同的企業有所不同,要具體的判斷。
三、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條件【這個才是收入的重點,很多大題的題干都隱藏著這些未知條件,最好能默寫】
銷售商品收入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企業是否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的判斷標準,主要看商品所有權憑證是否轉移,以及實物是否轉移。
通常情況,憑證轉移了,實物轉移了。比如,一般零售業企業銷售商品,開出了購貨發票并交付了實物,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銷貨方就要確認收入。
特別注意幾個特殊情況。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應當關注交易的實質。商品所有權憑證已經轉移但未交付實物。例如,銷售電視機,已經開據了銷貨發票,但是還沒交貨,還是要確認銷售收入。因為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隨之轉移,企業只保留商品所有權上的次要風險和報酬。有時,已交付實物但未轉移商品所有權憑證,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未隨之轉移,如采用支付手續費方式委托代銷商品。委托方收到受托方開來的代銷清單才可以確認收入。
(二)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有效控制。
企業售出商品后不再保留與商品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不再對售出商品實施有效控制,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已經轉移給購貨方,通常應在發出商品時確認收入。例如,房地產開發企業將房子賣給個人,該公司還有物業的管理權,這不是與所有權相關的繼續管理權,不影響收入確認。
如果企業在商品銷售后保留了與商品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或能夠繼續對其實施有效控制,說明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沒有轉移,銷售交易不能成立,不應確認收入,如售后回購。
(三)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四)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五)相關的已發生或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