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08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第5章講義

發布時間:2010-01-19 共7頁

  一、利潤的構成(重點)

  利潤構成與原來有比較大的變化。注意:要求計算利潤、利潤總額,最終計算凈利潤,不再分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

  (一)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二)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三)凈利潤

  凈利潤(稅后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二、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的核算

  (一)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顒訜o直接關系的各項利得。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盤盈利得、罰沒利得、捐贈利得、確實無法支付而按規定程序經批準后轉作營業外收入的應付款項等。

  特別注意:捐贈利得過去是計入“資本公積”,接受捐贈產生的利得現在是計入“營業外收入”,屬于與企業日常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利得。

  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要轉作“營業外收入”。

  (二)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顒訜o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盤虧損失、罰款支出、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其中:

  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包括固定資產處置損失和無形資產出售損失。在處置過程中發生的處置收入與處置的賬面價值以及稅費進行比較,如果收入小于處置的賬面價值及稅費,就要記入“營業外支出”。

  如果處置的是固定資產,處置的損失是從固定資產清理賬戶轉到營業外支出,借記“營業外支出”,貸記“固定資產清理”。如果是處置無形資產發生的凈損失,是通過直接擠出。處置一項無形資產實際收到款項,借記“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貸記“無形資產”。這里的貸記“無形資產”轉出的是無形資產的初始入賬價值(原值),同時要轉出無形資產的累計攤銷額,借記“累計攤銷”,還有稅費其他,貸記“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這時借貸不相等,擠出一個差額,如果在借方就是營業外支出。

  借:銀行存款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累計攤銷

  營業外支出

  貸:無形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三、所得稅費用的核算

  【這里是一個難點,有很多種記憶的方法,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比如可以想像為資產和負債,借方資產增加貸方負債增加反之亦然等等。】

  新準則規定不再采用原來的應付稅款法,而是要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所得稅費用(或收益)=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收益)

  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額

  遞延所得稅收益=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額+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額

  (一) 當期所得稅的計算

  企業當期所得稅的計算公式為:

  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是在企業稅前會計利潤(即利潤總額)的基礎上調整確定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1)納稅調整增加額主要包括稅法規定允許扣除項目中,企業已記入當期費用但超過稅法規定扣除標準的金額(如超過稅法規定標準的工資支出、業務招收滯納金、罰款、罰金)。

  舉例:計稅工資的問題。實際發放的工資是220萬,計稅工資的標準是200萬,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要在稅前會計利潤的基礎上加上超標的20萬,然后乘以稅率得出應交所得稅。

  業務招待費國家有規定的標準,發生時都記入“管理費用”。超過標準的部分要補納稅。如果確定的業務招待費的標準是100萬,實際發生110萬,應納稅所得額就要在會計利潤基礎上加上10萬元,然后乘以稅率得出應交所得稅。

  (2)納稅調整減少額主要包括按稅法規定允許彌補的虧損和準予免稅的項目,如前五年內的未彌補虧損和國債利息收入等。

  應交稅費≠所得稅費用(可能存在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

  (二)所得稅費用的會計處理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對于初級職稱較難,考試不會過多的涉及,能看懂教材P223的【例5-50】就可以。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