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9 共5頁
第七章 成本核算
本章內容是新增加的,學習時要重點把握以下方面:一是生產成本的核算;二是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三是產品生產成本分析。雖然原來教材中對于收入、費用和利潤,費用的內容有一點這方面的內容,但是今年的教材把這部分內容細化了,學習時要注意第二節、第三節和第五節。成本核算主要是存貨的成本核算。
第一節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嚴格執行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成本計量要求
(二)正確劃分各種成本耗費的界限【注意這里看著其實很簡單,但是在做綜合題的時候保證不出錯也是很難得的?!?BR>
1、正確劃分存貨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
購買材料、購買產品或提供勞務過程中形成了存貨的成本,存貨的成本由產品負擔的;但是期間費用是從收入中得到補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期間費用不應由產品或者勞務負擔,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2、正確劃分各期的成本界限
采用的權責發生制還要考慮到受益的原則,現在購買的材料并不一定都要計入本期的產品受益對象上去,可能要以后才計入產品成本。本期受益的才可以計入本期產品耗費,如果本期不受益以后期受益,那么,什么時候受益計入什么時候的當期的產品成本。
3、正確劃分各種產品的成本界限
在領用材料或耗費職工薪酬,沒有明確的區分,就應該采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合理地分配計入相關的產品成本。(后面講解的重點)
4、正確劃分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成本界限
本期耗費的料費、工費和其他費用以及期初的未完工產品整個耗費的成本,要在完工產品和未完工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后面講解的重點)
假設期初沒有在產品,本期投入的料、工、費本期就全都完工了,本期的產品成本就應該等于本期的完工產品成本。假設期初沒有在產品,本期的產品成本就要在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未完工產品成本之間進行分配。一部分完工,一部分還沒有完工,分別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和未完工產品成本。(這也是后面講解的重點)
如果期初有在產品,期初在產品成本加上本月的產品成本就要在完工產品和未完工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產品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
期末的=期初的+本期增加的-本期減少的
變形為:月末在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產品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成本
(三)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
(四)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
成本計算方法的選擇,應同時考慮企業生產類型的特點和管理的要求兩個方面。成本計算方法一經選定,一般不能隨意變更。
(五)成本核算使用的主要會計科目
應當開設“生產成本”賬戶,在“生產成本”下面開設“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分別核算基本生產車間和輔助生產車間的生產成本。
此外,在成本核算中有一些不能明確受益對象的就是間接性的費用,要計入“制造費用”科目,注意:不是期間費用,不是不能由產品成本負擔的,它是由產品成本的但是不能明確受益對象。例如,生產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車間主任的工資,應該由產品成本負擔的但是很難劃分由哪個產品來負擔,因此,先計入“制造費用”。又如機物料消耗。
必要時,還可以增設“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新準則已取消這兩個科目)
二、產品生產成本項目
(一)直接材料
(二)直接人工
(三)制造費用
包括生產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等職工薪酬、折舊費、辦公費、水電費、機物料消耗、勞動保護費、季節性和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
一般來說,制造費用期末無余額,但是季節性企業也可能出現期末余額。
三、生產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區分應計入產品成本的成本和不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
(二)區分本期的產品成本和非本期的產品成本
(三)在不同產品之間歸集和分配
(四)將本期的產品成本和期初的產品成本在完工產品和期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