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9 共5頁
第三節 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
本節內容是這一章的重點內容,也是比較容易出現計算題的部分,在學習過程中應給予充分的重視。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和月初、月末在產品及本月完工產品成本四項成本的關系如下:
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產品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
或者是:月末在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產品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成本
在利用以上公式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的時候,我們必須取得在產品數量的核算資料。
一、在產品數量的核算
在產品結存的數量應同時具備賬面核算資料和實際盤點資料,并且要把賬面數和盤點數進行核對。在核對不符的情況下,要通過“待處理財產損益”科目進行處理。有兩種情況,當盤盈時:
借:生產成本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進行處理時,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
貸:生產成本
盤虧時: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
貸:生產成本
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進行處理時,
借:管理費用等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書上本分錄寫反了)
在新會計準則中,存貨的盤盈、盤虧的處理有所變化。
二、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的方法(本節重點)
(一)、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采用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時,每月發生的成本,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月末雖然有在產品,但不計算其成本。這種方法適用于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二)、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
采用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時,各月末在產品的成本固定不變,某種產品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就是本月完工產品成本。但在年末,應根據實際盤點的在產品數量,具體計算在產品成本,據以計算12月份產品成本。這種方法適用于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但各月變化不大的產品或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三)、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
采用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月末在產品只計算其所耗直接材料成本,不計算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也就是說,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包括期初和本月發生的直接材料成本之和)需要在完工產品和月末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而生產產品本月發生的加工成本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這種方法適用于各月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產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且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就全部投入的產品。
(四)、約當產量比例法
這種方法是要重點掌握的方法,經??加嬎泐}。約當產量就是指在產品數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為相當于完工產品的產量。得出約當產量后,將產品應負擔的全部成本按照完工產品產量和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的比例分配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這種方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程度
單位成本=
在產品成本=單位成本×產成品數量
月末在產品成本=單位成本×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
各工序的完工程度可以事先制定,產品工時定額不變時可長期使用。一般情況下,如果各工序在產品數量和單位工時定額相差不多,在產品的完工程度也可按50%計算。
請看教材288頁的【例7-6】和【例7-7】
在實際的生產中,原材料的使用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這時在產品不需要計算約當產量,而是按照實際數量和完工產品進行分配。第二種是隨著生產的過程陸續投入,這時就要計算在產品的約當產量進行分配了。
請看教材289頁的【例7-8】
(五)、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這種方法也是要重點掌握的方法,經常考計算題。這種方法知道了在產品的單位定額成本,乘上在產品的實際數量就可以得出月末在產品的成本,然后倒擠出完工產品成本。
這種方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月末在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數量×在產品單位定額成本
完工產品總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
完工成品單位成本=
請看教材290頁的【例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