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利潤表債務法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不同點

發布時間:2010-01-19 共1頁

  利潤表債務法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不同點  
  1.利潤表債務法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作為債務法下的兩種不同分析方法,最主要的區別在于進行所得稅會計核算時,利潤表債務法注重時間性差異,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則注重暫時性差異。
  時間性差異強調差異的形成以及差異的轉回,是應稅利潤與會計利潤間的差額,它在一個期間內形成,可在隨后一個或幾個期間內轉回。暫時性差異是指一項資產或負債的稅基和在其資產負債表中的賬面金額之間的差額,它更強調差異的內容;而一項資產或負債的稅基則是指在計稅時,應歸屬該項資產或負債的金額。因而從暫時性差異的內涵來看,它比時間性差異的范圍更為廣泛。它不僅包括所有的時間性差異,還包括不是時間性差異的暫時性差異。比如,子公司、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尚未將其全部利潤分配給母公司或投資者;資產被重估,但在計稅時不作對稱調整;企業并購的成本按投入的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予以分攤,但在計稅時不予調整。
  2.對收益的理解不同。
  利潤表債務法側重利潤表,認為利潤表是受托責任報表,因此,用“收入/費用”觀定義收益,強調收益是收入與費用的配比,從而注重的是收入與費用在會計與稅法中確認的差異;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依據“資產/負債”觀定義收益,從而提供了“全面收益”的概念,強調資產負債表是最可能提供決策相關的會計報表。與其對比,利潤表債務法確認和計量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的標準則不易把握。而且,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還可以提高企業在財務會計報表中對財務狀況和未來現金流量做出恰當地評價和預測。
  3.對所得稅費用的計算程序不同。
  利潤表債務法以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為著眼點,逐一確認收入和費用項目在會計和稅法上的時間性差異,并將這種時間性差異對未來所得稅的影響看作是對本期所得稅費用的調整;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則以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為著眼點,逐一確認資產和負債項目的賬面金額及其稅基之間的暫時性差異。與利潤表債務法不同,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的暫時性差異所反映的是累計的差額,而非當期的差額。因此,只能將期末暫時性差異與期初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影響額視為對本期所得稅費用的調整。
  4.對“遞延稅款”概念的理解不同。
  據美國109號會計公告,除少數特例外,企業采用的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應對全部暫時性差異確認為一項“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大大拓展了“遞延稅款”的含義,與利潤表債務法使用的“遞延稅款”相比,前者更具有現實意義。利潤表債務法首先將時間性差異分為在未來期間的應納稅時間性差異和可抵減時間性差異,再將應納稅時間性差異乘以適用稅率得出遞延所得稅負債,將可抵減時間性差異乘以適用稅率得出遞延所得稅資產。由于時間性差異反映的是收入和費用在本期發生的差額,所以,此時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應是本期的發生額;而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盡管也將暫時性差異分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減暫時性差異,并由此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但由于暫時性差異是累計的差額,因而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反映的是負債和資產的賬面價值。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