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會計實務輔導:收益與收益質量

發布時間:2010-01-19 共1頁

  (一)收益
  收益是一個看似明確實則含糊不清的概念,亞當。斯密最早在《國富論》中指出收益是指不侵蝕資本的可予消費的數額。20世紀初,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歐文。費雪第一次提出了真實收益的概念,所謂真實收益是指經濟財富的增加。1946年,約翰。希克斯在《價值與資本》一書中把收益表述為期末保持期初同樣好的前提下個人可消費的最高數額,這種表述引入了資本保全的概念,即期末資本維持在期初水準的基礎上才能確定收益。悉德尼。S亞力山進一步把希克斯的定義引申為公司年度收益的概念:公司向其權益所有者分配的數額,能保持公司年度的境況與年初的境況一般好。以上是經濟學對收益內涵的論述,它力圖計量企業的實際收益而非名義收益,經濟學收益又稱為“真實收益”。
  經濟學收益的理論價值是不可否認的,但由于經濟學收益以預計為基礎,可靠性低,影響了其在會計學中的應用,同時,會計的效應是雙重的,會計收益既要為財富分配提供依據,同時要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其他特定決策需求,在實務工作中,會計是以歷史成本原則和權責發生制為基礎,按配比原則通過對企業日常交易和事項確認、計量和記錄從而計算會計收益。可見,會計收益與經濟收益確定方式存在明顯的差異,經濟收益根據期末期初凈資本的差額確定,基于實物資本保全觀念,所體現的是以現行價值或公允價值為基礎的“資產——負債觀”,會計收益的確定基于財務資本保全觀念,強調已實現收入與相關歷史成本的配比,所體現的是以歷史成本原則和實現原則為基礎的“收入——費用觀”。由于會計計價原則的局限性,并且在會計收益的計算過程中涉及會計人員一系列的主觀職業判斷,因此會導致會計收益與真實收益出現偏離,會計收益又被稱為“觀念收益”。
  (二)收益質量
  關于收益質量的涵義有多種理解,陜西財經學院吳華茵認為:“收益質量指會計收益與真實收益的匹配程度”,江西財經學余新培認為:“收益質量是指報表被認為合格產品的情況下,損益表損益數額能由報表使用者直接使用的程度或放心使用的程度”,廣州商學院艾健明認為:“收益質量是指在謹慎的、一致的財務基礎上,一家持續經營企業在某一時期創造穩定自由現金流量的能力。”以上對收益質量的界定從特定的角度,主要是從會計收益與真實收益匹配程度和會計收益與實際現金流轉匹配程度角度揭示了收益質量的一些基本特征。
  FASB在其第一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中明確指出:企業編制財務報告的目的是為現在的、潛在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及其他用戶提供信息,所提供信息有助于他們估量有關企業期望的凈現金流入的數量、時間和或然性。在第二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會計信息質量特征》中提出會計信息的兩個主要質量特征:相關性和可靠性。相關性指會計報表信息必須與報表使用者的經濟決策相關,信息應及時并具有反饋價值和預測價值。隨著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強,會計信息的相關性特別是預測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收益作為會計的核心信息理應有助于信息使用者預測企業未來凈現金流入的數額、時間和或然性。所以,會計收益質量應包含兩層含義:1.會計收益與真實收益的匹配程度。會計收益與真實收益的對比可反映在過去的會計期間賬面收益的真實性,體現收益信息的反饋價值,會計收益與真實收益的匹配程度取決于會計計價基礎的適當性和會計收益確認過程中會計人員職業判斷的中立性和適當性。2.會計收益與企業未來凈現金流量數額、時間、或然性的匹配程度,體現收益信息的預測價值。盡管會計收益的有用性經常受到人們的懷疑,但西方學者的多數實證研究表明收益信息能解釋證券報酬。FASB在1979年的《關于報告盈利的討論備忘錄》提出一種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兩步法”:(1)為預計未來現金流量,必須先預計未來盈利;(2)為預計未來盈利,需要歷史盈利信息。因此,歷史盈利對未來盈利及未來現金流量的預測價值主要取決于歷史盈利的現金保障水平及歷史盈利的持續性、穩定性和安全性。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