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從業考試輔導:固定資產的計價 2009/9/21 【考試大:中國教育考試第一門戶】 采集者退散
④根據實際價值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
⑤發現原固定資產價值有誤。
(2)重置完全價值。
重置完全價值也稱現時重置成本,它是指在當前的生產技術條件下重新購建同樣的固定資產所需要的全部支出。按重置完全價值計價可以比較真實地反映固定資產的現時價值,因此,有人主張以重置完全價值代替原始價值作為固定資產的計價依據。但是這種方法缺乏可驗證性,具體操作也比較復雜,一般在無法取得固定資產原始價值或需要對報表進行補充說明時采用。如發現盤盈固定資產時,可以用重置完全價值入賬。但在這種情況下,重置完全價值一經入賬,即成為該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
(3)凈值。
凈值也稱折余價值,是指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或重置完全價值減去已提折舊后的凈額。固定資產凈值可以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固定資產尚未磨損的現有價值和固定資產實際占用的資金數額。將凈值與原始價值相比,可反映企業當前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
在傳統的會計實務中,折舊是固定資產成本攤銷的基本形式。因此,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是取得日的初始成本扣減累計折舊后的剩余價值,即尚未攤銷的固定資產的獲取成本。不同于存貨和短期投資等流動資產,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一般都不考慮市價變動的影響。人們根據持續經營的基本會計假設,認為固定資產是供生產與銷售過程中長期使用的,并不需要在短期內出售變現,所以過去總是堅持以歷史成本(原始獲取成本)為計價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