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減、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發(fā)布時間:2012-10-24 共1頁

 按我國現行增值稅的減免規(guī)定,減免增值稅分為先征收后返回、即征即退、直接減免三種形式。因此,其會計處理也有所不同。
 
    一、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增值稅各項優(yōu)惠政策的含義 
 
    1、直接免征:直接免征增值稅,納稅人不必繳納。如銷售殘疾人專用品; 
 
    2、直接減征:按應征稅款的一定比例征收,目前除了對簡易征稅的舊貨規(guī)定了減半征收外,多是采用降低稅率或按簡易辦法征收的方式給予優(yōu)惠,還沒有按比例減征的規(guī)定; 
 
    3、即征即退:指稅務機關將應征的增值稅征收入庫后,即時退還,比如對軟件企業(yè)的超3%稅負的部分即征即退,退稅機關為稅務機關; 
 
    4、先征后退:與即征即退差不多,只是退稅的時間略有差異; 
 
    5、先征后返:指稅務機關正常將增值稅征收入庫,然后由財政機關按稅收政策規(guī)定審核并返還企業(yè)所繳入庫的增值稅,返稅機關為財政機關。如對數控機床產品實行增值稅先征后返。 
 
    (一)先征收后返回、即征即退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1.按指定用途返回的會計處理。 
 
    (1)用于新建項目。 
 
    實際收到返回的增值稅稅款時,直接轉作國家資本金。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實收資本-國家投入資本 
 
    (2)用于改建擴建、技術改造。 
 
    收到返還的增值稅稅款時,視同國家專項撥款。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專項應付款-××專項撥款 
 
    實際用于工程支出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建工程-××工程 
 
        貸:銀行存款等 
 
    工程完工,報經主管財政機關批準,對按規(guī)定予以核銷的部分(不構成固定資產價值),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專項應付款-××專項撥款 
 
        貸:在建工程 
 
    對構成固定價值的部分,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3)用于歸還長期借款。 
 
    經批準歸還長期借款,即“貸改投”時,可轉為國家資本金。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實收資本-國家投入資本 
 
    借:長期借款 
 
        貸:銀行存款 
 
    2.返還進口增值稅(即征即退)的會計處理。 
 
    國家根據需要,可以規(guī)定對進口的某些商品應計征的增值稅采取即征即退的辦法,退稅額沖減采購成本,退稅的直接受益者必須是以購進商品從事再加工的生產企業(yè)。 
 
    [例1] 某外貿企業(yè)進口原棉一批,進口棉花所征增值稅實行即征即退辦法。該批棉花價值折合人民幣500000元,應交增值稅85000元。作會計分錄如下: 
 
    外貿企業(yè)入賬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85000 
 
        貸: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等 585000 
 
    收到進口商品退稅款時: 
 
    借:銀行存款 85000 
 
        貸:應付賬款-待轉銷進口退稅 85000 
 
    外貿企業(yè)將進口商品銷售給生產企業(yè)時(假設銷售價款為60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02000元): 
 
    借:應收補貼款-增值稅款 
 
        貸:補貼收入 
 
    實際收到退稅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補貼款-增值稅款 
 
    (二)直接減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1.小規(guī)模納稅人直接減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月份終了時,將應免稅的銷售收入折算為不含稅銷售額,按6%或4%的征收率計算 免征增值稅稅額。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貸:補貼收入 
 
    2.一般納稅人直接減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1)企業(yè)部分產品(商品)免稅。 
 
    月份終了,按免稅主營業(yè)務收入和適用稅率計算出銷項稅額,然后減去按稅法規(guī)定方法計算的應分攤的進項稅額,其差額即為當月銷售免稅貨物應免征的稅額。 
 
    結轉免稅產品(商品)應分攤的進項稅額,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應分攤的進項稅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結轉免稅產品(商品)銷項稅額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免繳增值稅稅額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貸:補貼收入 
 
    (2)企業(yè)全部產品(商品)免稅。 
 
    如果按稅法的規(guī)定,企業(yè)的全部產品(商品)都免稅,工業(yè)企業(yè)應在月終將免稅主營業(yè)務收入參照上年度實現的增值率計算出增值額(產銷較均衡的企業(yè)也可以按月用“購進扣稅法”計算),并將其折算為不含稅增值額,然后依適用稅率,計算應 免繳增值稅稅額;零售商業(yè)企業(yè)(批發(fā)企業(yè)可比照工業(yè)企業(yè))應在月終將銷售直接 免稅商品已實現的進銷差價折算為不含稅增值額,然后按適用稅率計算應免繳增值稅稅額。 
 
    根據上述計算結果,作會計分錄如下: 
 
    計算免繳稅額時: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免繳稅額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貸:補貼收入 
 
    對生產經營糧油、飼料、氮肥等免稅產品的企業(yè),雖然其主產品免稅,但也可能發(fā)生增值稅應稅行為,如糧食企業(yè)。按國家規(guī)定價格銷售免稅糧食時,可免交增值稅;但若加價銷售,就不能免稅。飼料企業(yè)如果將購入的原糧又賣出或在生產飼料的同時還生產供居民食用的制品,則要交納增值稅,會計上應分別設賬和分別核算。 
 
    二、會計處理2001年《企業(yè)會計制度》規(guī)定: 
 
    ①對于直接減免的增值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貸:補貼收入 
 
    ②對于企業(yè)實際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稅后返還的增值稅借:銀行存款貸:補貼收入個人認為會計制度規(guī)定的直接減免增值稅的會計處理有值得商榷之處,首先《企業(yè)會計制度》的這個會計處理的前提一定是企業(yè)銷售了免稅貨物之后,計提了銷項稅額,否則賬是不平的。增值稅條例規(guī)定,為生產免稅貨物而耗用的原材料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也就是要將這部分進項稅轉出計入成本。如何轉出,條例有公式。 
 
    如果進項轉出了,再計提銷項稅額,那么這個銷項稅額,就是免稅產品的全部增值稅稅負,包含了生產免稅貨物以前各環(huán)節(jié)繳納的增值稅,而這些增值稅是別的企業(yè)繳納的。本企業(yè)為購進這些原材料已經支付了增值稅,國家只是免征了本企業(yè)應交的增值稅,而并不是象出口退稅那樣,不僅免征出口環(huán)節(jié)增值稅,還要退回以前各環(huán)節(jié)繳納的增值稅。所以將全部銷項稅記入補貼收入的做法顯然不妥。 
 
    1、我認為對直接免征增值稅的可以有兩種處理方式第一種: 
 
    按會計制度規(guī)定的分錄來進行會計處理,但是這種處理的前提是,銷售免稅貨物應正常計提銷項稅額;為生產免稅貨物而耗用的購進材料的進項稅是不能做轉出處理的,并且要將全部進項稅額在應稅貨物與免稅貨物銷售收入按規(guī)定劃分;這樣才能計算出企業(yè)應交的增值稅額和免征的增值稅額。 
 
    ①、銷售免稅貨物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②、將進項稅額在免稅銷售額與應稅銷售額之是分配,計算出免征的增值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貸:補貼收入(年末將補貼收入并入企業(yè)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 
 
    第二種: 
 
    對于直接免征增值稅的,銷售免稅貨物時,不必計提銷項稅額,為生產免稅貨物而購進的原材料的進項稅做轉出處理,計入成本。 
 
    ①銷售免稅貨物時借:銀行存款貸:主營業(yè)務收入②按規(guī)定計算轉出進項稅時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應分攤的進項稅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這樣處理之后,免稅貨物銷售收入減去相應的銷售成本即為免稅貨物的銷售毛利,自然并入了企業(yè)的利潤總額,不必單獨將免征的增值稅計入“補貼收入”。 
 
    如果企業(yè)免征的增值稅屬于不征收所得稅的(目前還沒見到),則可以在年度所得稅匯算時,將這部分免稅做納稅調減處理,填入納稅申報表第67行“免稅的補貼收入”,不單獨進行會計處理。 
 
    如果為了單獨在賬簿上體現這部分免征的稅額,也可以將計算出的免稅金額單獨從主營業(yè)務收入中分離出來,但是這樣處理沒有什么意義: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 
 
        貸:補貼收入 
 
    銷售免稅貨物的,增值稅條例規(guī)定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只能開具普通發(fā)票,買方不得計算抵扣進項稅(從農業(yè)生產者收購免稅農產品除外)。 
 
    2、對于某一產品只減征一定比例的增值稅。此種情況目前的增值稅政策中還沒有,如果真的發(fā)生,個人認為可以做如下處理,正常計提銷項稅額,進項稅不必轉出,在填報納稅申報表時,在申報表第23行“應納稅額減征額”中反映減征的稅額。 
 
    ①銷售減稅產品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②結轉本月應交增值稅(減征后交的稅額)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③、結轉減征的增值稅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貸:補貼收入(年終并入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 
 
    ④、申報繳納應交增值稅時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貸:銀行存款此種情況,由于購買減稅貨物的企業(yè)支付了未減征部分的增值稅,所以可以按規(guī)定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并按規(guī)定抵扣其實際向賣方支付的增值稅。 
 
    這種情況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目前的增值稅優(yōu)惠中還沒有采用這種方式的,都以其它的方式替代。 
 
    3、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增值稅的會計處理。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大同小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的稅款由稅務機關退還;先征后返的稅款由財政機關返還。但是及時性是不同的,即征即退最快,先征后退次之,先征后返最慢。 
 
    此三種優(yōu)惠,都是在增值稅正常繳納之后的退庫,并不影響增值稅計算抵扣鏈條的完整性,銷售貨物時,可以按規(guī)定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正常計算銷項稅,抵扣進項稅。購買方也可以按規(guī)定抵扣。應按《企業(yè)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進行會計處理,應于實際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 
 
        貸:補貼收入(年終并入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 
 
    但是對政策規(guī)定不繳納所得稅的,如財稅[2000]25號“所退稅款由企業(yè)用于研究開發(fā)軟件產品和擴大再生產,不作為企業(yè)所得稅應稅收入,不予征收企業(yè)所得稅”,應在年度所得稅匯算時做納稅調減處理,填入納稅申報表第67行“免稅的補貼收入”。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