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期貨交易入門――基本因素分析

發布時間:2011-10-22 共1頁

    能否正確地分析和預測期貨價格的變化趨勢,是期貨交易成敗的關鍵。因此,每一個期貨交易者都必須十分重視期貨價格變化趨勢的分析和預測。分析和預測期貨價格走勢的方法很多,但基本上可劃分為基本因素分析和技術分析兩種。 基本因素分析法是通過分析期貨商品的供求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來解釋和預測期貨價格變化趨勢的方法; 期貨交易是以現貨交易為基礎的。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商品供求狀況及影響其供求的眾多因素對現貨市場商品價格產生重要影響,因而也必然會對期貨價格重要影響。所以,通過分析商品供求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變化,可以幫助期貨交易者預測和把握商品期貨價格變化的基本趨勢。在現實市場中,期貨價格不僅受商品供求狀況的影響,而且還受其他許多非供求因素的影響。這些非供求因素包括:金融貨幣因素,政治因素、政策因素、投機因素、心理預期等。因此,期貨價格走勢基本因素分析需要綜合地考慮這些因素的影響。

 6.2 商品供求狀況分析

      商品供求狀況對商品期貨價格具有重要的影響。基本因素分析法主要分析的就是供求關系。商品供求狀況的變化與價格的變動是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商品價格與供給成反比,供給增加,價格下降;供給減少,價格上升。商品價格與需求成正比,需求增加,價格上升;需求減少,價格下降。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供給和需求的任何變化,都可能影響商品價格變化,一方面,商品價格的變化受供給和需求變動的影響;另一方面,商品價格的變化又反過來對供給和需求產生影響:價格上升,供給增加,需求減少;價格下降,供給減少,需求增加。這種供求與價格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的關系,使商品供求分析更加復雜化,即不僅要考慮供求變動對價格的影響,還要考慮價格變化對供求的反作用; 由于期貨交易的成交到實物交割有較長的時間差距,加上期貨交易可以采取買空賣空方式進行,因此,商品供求關系的變化對期貨市場價格的影響會在很大程度上受交易者心理預期變化的左右,從而導致期貨市場價格以反復的頻繁波動來表現其上升或下降的總趨勢;

1.期貨商品供給分析

期貨商品供給分析主要考察本期商品供給量的構成及其變化。本期商品供給量主要由期初存量、本期產量和進口量三部分組成; 

      (1)期初存量 ;期初存量是指上年或上季積存下來可供社會繼續消費的商品實物量。根據存貨所有者身份的不同,可以分為生產供應者存貨、經營商存貨和政府儲備。前兩種存貨可根據價格變化隨時上市供給,可視為市場商品可供量的實際組成部分。而政府儲備的目的在于為全社會整體利益而儲備,不會因一般的價格變動而輕易投放市場。但當市場供給出現嚴重短缺,價格猛漲時,政府可能動用它來平抑物價,則將對市場供給產生重要影響;

      (2)本期產量; ; 本期產量是指本年或本季的商品生產量。它是市場商品供給量的主體,其影響因素也甚為復雜。從短期看,它主要受生產能力制約,資源和自然條件、生產成本及政府政策的影響。不同商品生產量的影響因素可能相差很大,必須對具體商品生產量的影響困素進行具體的分析,以便能較為準確地把握其可能的變動;以大豆為例,首先,大豆種植、供應是季節性的。國內、美國大豆的收獲期在每年的10-11月份,南美國家大豆的收獲期在每年的4-5月份,一般來說,在收獲期,大豆的價格比較低。美國農業部在每月中旬發布的《世界農產品供求預測》中預測世界大豆等農產品的供應量,以及分國別的供應量。這一報告對芝加哥大豆期價有相當大的影響。美國農業部在每月中旬發布的《油料作物概況》對世界油料作物的供應量作預測。這些資料對了解國際市場的變化,掌握芝加哥大豆期價的變化規律是有幫助的; 其次,種植面積的變化對大豆市場價格的影響。國內大豆種植面積預測報告由國家統計局農調隊在每年3月中、下旬發布。美國大豆種植面積預測報告━━《種植展望》:美國農業部在每年三月底在Internet網上發布。并在月度報告━━《世界農產品供求預測》調整。目前來看,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的預測報告對芝加哥大豆期貨價格影響較大,可以用34月間期價變化來說明。國內市場參與者對國內大豆種植面積預測報告關注較少,因此,這一報告對大連大豆期價變化影響較小。實際上這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數據,將來會對市場產生影響; ; 第三,種植期內氣候因素、生長情況、收獲進度的影響。在每年的5月-9月份,芝加哥大豆期價的炒作因素中重要的是氣候因素,美國農業部每周三發布《每周氣象與作物公報》。美國農業部在每周一發布《作物進展》報告,內容包括播種進度、生長情況和收獲進度,是大豆期價的一重要炒作因素。對大豆而言,5月份-6月份,《作物進展》報告美國大豆播種進度。6月份-8月份,《作物進度》報告美國大豆開花、生長等作物生長進度報告。8月份-10月份,《作物進度》報告美國大豆收獲進度。 ; 國內報刊,如《期貨日報》等經常發布有關農業氣象方面的報道,但沒有一個權威機構專司此職,經常是由一些地方性氣象臺或統計局農調隊發布這方面的信息。作物進展情況,國內較少專門報道,有些報道內容附于農業氣象報道之后。在收獲期,一些經紀公司會專門去主產區調查大豆收獲情況,主產區的農調隊亦會發布這方面的調查信息;

       (3)本期進口量 ;本期進口量是對國內生產量的補充,通常會隨著國內市場供求平衡狀況的變化而變化。同時,進口量還會受到國際國內市場價格差、匯率、國家進出口政策以及國際政治因素的影響而變化。我國自1995年開始,已從一個大豆出口國變成一個凈進口國,進口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大連大豆期價的變動。進口數據可以從每月海關的統計數據中獲得,進口預測數據的主要來源有:美國農業部周四發布的《每周出口銷售報告》及有關機構對南美大豆出口裝運情況的報告。 進口預測數據對大連大豆期價的影響較大,但由于貿易商在國際市場賣回去或轉運他國等情況,進口預測數據很難反映真實的進口數量。 ;

2.期貨商品需求分析 <BR>&nbsp; ; 商品市場的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時間、地點和價格條件下買方愿意購買并有能力購買的某種商品數量。它通常由國內消費量、出口量和期末結存量三部分組成。

       (1)國內消費量 ; 國內消費量主要受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或購買能力、消費者人數、消費結構變化、商品新用途發現、替代品的價格及獲取的方便程度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變化對期貨商品需求及價格的影響往往大于對現貨市場的影響。具體分析一下大豆的情況,大豆的食用消費相對穩定,對價格的影響較弱。大豆的壓榨需求變化較大,對價格的影響較大。大豆壓榨后,豆油、豆粕產品的市場需求變化不定,影響因素較多。 豆油作為一種植物油,受菜籽油、棉籽油、棕櫚油、椰子油、花生油、葵籽油等其它植物油供求因素的影響。大豆壓榨后的主要副產品(80%以上)是豆粕。豆粕是飼料中的主要配料之一,與飼養業的景氣狀況密切相關。豆粕的需求情況對大豆期價的影響很大。;

      (2)國際市場需求分析。; ;大豆主要進口國:歐盟、日本、中國、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歐盟、日本的大豆進口量相對穩定,而中國、東南亞國家的大豆進口量變化較大。穩定的進口量雖然量值大但對國際市場價格影響甚小,不穩定的進口量雖然量值小,但對國際市場價格影響很大。例如,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在95、96年對大豆的需求的迅速增長導致芝加哥大豆期價的上漲。美國農業部在每月上、中旬發布《世界農產品供求預測》對主要進口國的需求情況作分析并進行預測。美國農業部還在每月中旬發布《油籽:世界市場與貿易》作為上一報告的分報告,內容更為專業、詳細,包括菜籽、棉籽、花生、葵籽等。

      (3)出口量; ; 出口量是本國生產和加工的商品銷往國外市場的數量,它是影響國內需求總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其變化應綜合考慮影響出口的各種因素的變化情況,如國際、國內市場供求狀況,內銷和外銷價格比,本國出口政策和進口國進口政策變化,關稅和匯率變化等。例如,我國是玉米出口國之一,玉米出口量是影響玉米期貨價格的重要因素;

      (4)期末結存量; 期末結存量具有雙重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商品需求的組成部分,是正常的社會再生產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定程度上起著平衡短期供求的作用。當本期商品供不應求時,期末結存將會減少;反之就會增加。因此,分析本期期末存量的實際變動情況,即可從商品實物運動的角度看出本期商品的供求狀況及其對下期商品供求狀況和價格的影響。以大豆為例,美國農業部在每月發布的《世界農產品供求預測》中公布各國大豆的庫存情況,主要生產國美國、巴西、阿根廷的庫存情況對芝加哥大豆期價的中長期走勢產生影響,并存在很大的相關性。國內大豆庫存情況沒有權威的報告。因為國內農戶規模小,存糧情況難以精確統計; 基本因素分析法認為,為了更好地把握進行期貨交易的有利時機,交易者在利用上述各項因素對商品期貨價格走勢進行定性分析的同時,還應利用統計技術進行定量分析,提高預測的準確度,甚至還可以通過建立經濟模型,系統地描述影響價格變動的各種供求因素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計算機的應用,使基本因素分析中的定量分析變得更加全面和精確。利用計量經濟模型來分析各經濟要素之間的制約關系,已成為基本因素分析法的重要預測手段之一

6.3 經濟波動周期

      商品市波動通常與經濟波動周期緊密相關。期貨價格也不例外。由于期貨市場是與國際市場緊密相聯的開放市場,因此,期貨市場價格波動不僅受國內經濟波動周期的影響,而且還受世界經濟的景氣狀況影響; 經濟周期一般由復蘇、繁榮、衰退和蕭條四個階段構成; 復蘇階段開始時是前一周期的最低點,產出和價格均處于最低水平。隨著經濟的復蘇,生產的恢復和需求的增長,價格也開始逐步回升繁榮階段是經濟周期的高峰階段,由于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的不斷擴張超過了產出的增長,刺激價格迅速上漲到較高水平。;; 衰退階段出現在經濟周期高峰過去后,經濟開始滑坡,由于需求的萎縮,供給大大超過需求,價格迅速下跌。; 蕭條階段是經濟周期的谷底,供給和需求均較低水平,價格停止下跌,處于低水平上。在整個經濟周期演化過程中,價格波動略滯后于經濟波動。; 這些是經濟周期四個階段的一般特征。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經濟周期可能具有自己不同的特點。比如,在本世紀60年代以前西方國家經濟周期的特點是產出和價格的同向大幅波動。而70年代初期,西方國家先后進入所謂的“滯脹”時期,經濟大幅度衰退,價格卻仍然猛烈上漲,經濟的停滯與嚴重的通貨膨脹并存。而80-90年代以來的經濟波動幅度大大縮小,并且價格總水平只漲不跌,衰退和蕭條期下降的只是價格上漲速度而非價格的絕對水平。當然,這種只漲不跌是指價格總水平而非所有的具體商品價格,具體商品價格仍然是有升有降。進入9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如韓國、東南亞國家等,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導致一些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大幅下滑。但是,全球經濟并沒有陷入全面的危機之中,歐美國家經濟持續向好。因此,認真觀測和分析經濟周期的階段和特點,對于正確地把握期貨市場價格走勢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周期階段可由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值的高低來判斷,如GNP增長率,失業率、價格指數、匯率等。這些都是期貨交易者應密切注意的。

6.4 金融貨幣因素

      商品期貨交易與金融貨幣市場有著緊密的聯系。利率的高低、匯率的變動都直接影響商品期貨價格變動;

      1.利率; 對于投機性期貨交易者來說,保證金利息是其交易的主要成本。因此,利率的高低變動將直接影響期貨交易者的交易成本,如果利率提高,交易成本上升,投機者風險增大,就會減少期貨投機交易,使交易量減少。如果利率降低,期貨投機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量就會放大; 利率調整是政府緊縮或擴張經濟的宏觀調控手段。利率的變化對金融衍生品交易影響較大,而對商品期貨的影響較小。如1994年開始,為了抑制通貨膨脹,中國人民銀行大幅度提高利率水平,提高中長期存款和國庫券的保值貼補率,導致國債期貨價格狂飆,1995年5月18日,國債期貨被國務院命令暫停交易。

      2.匯率;期貨市場是一種開放性市場,期貨價格與國際市場商品價格緊密相聯。國際市場商品價格比較必然涉及到各國貨幣的交換比值-匯率,匯率是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交換的比率。當本幣貶值時,即使外國商品價格不變,但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商品價格將上升,反之則下降,因此,匯率的高低變化必然影響相應的期貨價格變化。據測算,美元對日元貶值10%,日本東京谷物交易所的進口大豆價格會相應下降10%左右。同樣,如果人民幣對美元貶值,那么,國內大豆期貨價格也會上漲。主要出口國的貨幣政策,如巴西在1998年其貨幣雷亞爾大幅貶值,使巴西大豆的出口競爭力大幅增強,相對而言,大豆供應量增加,對芝加哥大豆期價產生負面影響。主要進口國的貨幣政策,如1997年韓國及東盟各國貨幣大幅貶值,其大豆、豆粕需求大幅萎縮,導致世界大豆價格下跌。這充分說明了匯率變動對有關期貨價格的影響。因此,期貨交易者必須密切注意自己所交易商品相關匯率的變動情況。

6.5 政治、政策因素

      期貨市場價格對國際國內政治氣候、相關政策的變化十分敏感。政治因素主要指國際國內政治局勢、國際性政治事件的爆發及由此引起的國際關系格局的變化、各種國際性經貿組織的建立及有關商品協議的達成、政府對經濟干預所采取的各種政策和措施等。這些因素將會引起期貨市場價格的波動。例如1980年14日美國為警告前蘇聯入侵阿富汗,決定向前蘇聯禁運糧食1700萬噸,引起芝加哥交易所閉市兩天,到9日開市后又出現多次跌停板;

      1.農業政策的影響;在國際上,大豆主產國農業政策對大豆期貨價格影響很大,例如,1996年,美國國會批準新的《1996年聯邦農業完善與改革法》,使1997年美國農場主播種大豆的面積猛增10%,從而導致大豆的國際市場價格大幅走低。有些時候,各國政府為了自身利益和政治需要,而制定或采取一些政策、措施,這些多會對商品期貨價格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美國和歐洲經濟共同體國家都規定有對農產品生產的保護性措施; 國內農業政策的變化也會對農產品期貨價格產生影響,如1998年糧改政策,對主要農產品稻米、玉米、小麥等實行價格保護政策,大豆不在保護之列,大豆價格隨市場供需的變化而變動,為大豆期貨交易提供廣闊的舞臺。農產品保護價政策也影響農民的種植行為,1999年國家農調隊的種植意向調查顯示,玉米種植面積增加120萬公頃,而豆類作物減少110萬公頃。種植面積減少,商品供應量減少,農產品價格會有所上漲;

      2.貿易政策的影響;貿易政策將直接影響商品的可供應量,對商品的未來價格影響特別大。例如,中國是否加入WTO,以及1999年5月朱總理訪美期間與美國政府簽訂《中美農業貿易協議》等都對大連大豆期貨價格產生影響。1999年7月起,國家對進口豆粕征收增殖稅,國內豆粕價格從1350元/噸的低谷,猛漲至1850元/噸。這一政策也帶動國內大豆價格上漲,大連大豆2000年5月合約價格從1850元/噸上漲到2200元/噸。又如,1999年11月10日開始,中美貿易代表團在北京舉行關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消息一出,大連大豆期價即告下跌,猛跌一周,大豆2000年5月合約價格從2240元/噸下跌至2060元/噸

      3.食品政策的影響;  歐盟是世界大豆的主要進口地區,其食品政策的變化對世界大豆市場會產生較大影響。現在,一些歐盟國家,如德國、英國等,對“基因改良型”大豆的進口特別關注,這些國家的綠色和平組織認為,“基因改良型”大豆對人類健康有害,要求政府制定限制這類大豆進口。如果這一食品政策實施,那么就會對世界大豆市場產生影響;

      4.國際經貿組織及其協定為了協調貿易國之間經濟利益關系,許多貿易國之間建立了國際性的或區域性的經濟或貿易組織。這些國際經貿組織經常采取一些共同的政策措施來影響商品供求關系和商品價格。國際大宗商品,如石油、銅、糖、小麥、可可、錫、茶葉、咖啡等商品的價格及供求均受有關國際經貿組織及協定的左右。因此,期貨價格分析必須注意有關國際經貿組織的動向。; ;在分析政治因素對期貨價格影響時,應注意不同的商品所受影響程度是不同的。如國際局勢緊張時,對戰略性物資價格的影響就比對其他商品的影響大。


6.6 大戶的操縱和投機心理

      1. 大戶操縱; ;期貨市場雖是一種“完全競爭”的市場,但仍難免受一些勢力雄厚的大戶的操縱和控制,造成投機性的價格起伏。美國白銀大王享特兄弟在1980年初炒白銀不幸失手就是一個典型的范例。 ;1979年初,亨特兄弟以每盎司6一7美元的價格開始在紐約和芝加哥交易所大量購買白銀。年底,已控制紐約商品交易所53%的存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69%的存銀,擁有1.2億盎司的現貨和0.5億盎司的期貨。在他們的控制下,白銀價格不斷上升。1980年1月17日白銀價格漲至每盎司48.7美元,半年時間上漲了四倍。在黃金市場的刺激下,白銀價格在1月21日達到50.35美元的歷史最高峰,比一年前上漲八倍多。這種瘋狂投機活動,造成白銀的市場供求狀況與生產和消費實際脫節,市場價格嚴重地偏離其價值,最終必然會猛跌下來。此時,美國政府為了抑制通貨膨脹,緊縮銀根,利率大幅上調,期貨投機者紛紛退場,致使銀價暴跌。到3月底,跌至每盎司10.8美元,使白銀市場幾乎陷入崩潰的境地。亨特兄弟在這場投機風潮中損失達數億美元。;

      2. 投機心理; 投機者加入期貨交易的目的是利用期貨價格的上下波動來獲利。因此,何時買進賣出,主要取決于他對期貨價格走勢的判斷,即價格預期,他預期價格將上漲時買進,預期價格將下跌時賣出,預期價格將盤整時則觀望。投機者的價格預期不僅受期貨價格變動的各種信息的影響(基本因素分析),而且還受他們對當前和歷史的價格走勢判斷的影響(技術分析)。因此,在利好因素的刺激下,人們預期價格將上漲而紛紛購進,從而推動價格上漲;而價格上漲的趨勢信息又進一步加強了人們的價格上漲預期,人們進一步購進,從而推動價格進一步的上漲。反之,在價格下跌時,人們預期價格將進一步下跌,紛紛賣出,從而推動價格進一步下跌。可見,期貨交易中的價格預期和投機心理對期貨價格波動具有極強的推波助瀾、加劇波動的作用。1980年黃金市場出現的空前大風暴,明顯地反映了投機心理和價格預期對期貨價格的影響力。1979年11月金價僅每盎司400美元左右,1980年1月21日已暴漲至838美元的歷史高峰。其暴漲原因是多方面的:經濟方面是石油輸出國組織宣布大幅度提高油價,政治因素是前蘇聯入侵阿富漢;伊朗劫持美國人質;美伊關系惡化,美凍結伊在美資產等。而一些大金商肆意喧染、哄抬金價所造成的投機心理更是金價暴漲的重要原因。當金價漲到最高峰時,又謠傳美國政府將在1月份拍賣大量存金,使投機者心理突然逆轉,競相拋售黃金期貨。1月22日當天金價下跌103美元,到3月份即跌到460美元。這次金價的大起大落,除了經濟和政治因素的影響外,投機心理因素也起了巨大的推波助瀾作用。而到5月份,黃金市場風浪基本平息,人心轉趨看淡,金價疲軟。盡管出現一些小的刺激金價上漲的因素,但仍未能改變人們的心理預期,而無法促使金價回升。因此,在預測價格走勢時,必須結合各種因素分析大多數交易者的心理預期。;以上例舉了影響期貨價格的一些主要因素,實際中的影響因素要復雜得多。為了更好地預測期貨價格走勢,把握有利的交易時機,期貨交易者必須注意及時而廣泛地收集有關因素的準確而詳盡的信息資料;綜合地分析它們可能帶來的影響,并注意與定量分析工具以及技術分析方法結合起來加以綜合應用。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