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復習指導:口腔癌的預防

發布時間:2011-10-18 共2頁

  口腔癌是指唇、舌、牙齦、口底、頰粘膜和腭部的癌癥。是世界上第6種最常見的癌癥之一。而在發展中國家,男性占癌癥的第3位,女性為第4位。

  由于口腔癌比其他部位的癌易轉移、治療花費、預后差;直接威脅生命等原因,近年來受到普遍的重視。1985年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全球發病例數為41.3萬,其中有27萬人死于口腔癌,美國每年診斷為口腔癌與咽癌的病人有3萬人,其中8千人因病死亡。口腔癌病人經過手術、放療、化療后,5年生存率為50%,生存者多因口腔癌造成毀容,心理負擔而精神痛苦。因此口腔癌的預防就顯得十分重要。口腔癌是可以預防的。

  預防方法

  預防的含義包括預防口腔癌的發生,預防口腔癌對鄰近組織的損害,預防口腔癌的轉移,預防因口腔癌喪失生命。

  (一)口腔健康教育增進公眾預防口腔癌的衛生知識,矯正不良行為。據第二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我國男性公民35~44歲,65~74歲吸煙者分別占86.1%與55.8%,飲酒者分別占66.7%與49.2%,既吸煙又喝酒者分別占49.6%與35.3%,35~44歲、65~74歲男性吸煙者分別是女性的14.5倍,飲酒者男性是女性的6.3倍。如教育成人減少對煙草與酒的依賴、不嚼檳榔;可減少惡變和死亡。

  1.減少致病因素

  (1)避免吸煙、飲酒和嚼檳榔  量研究表明,在致癌因素中,煙草是最的癌癥誘發物,故吸煙是最危險的習慣。因此我國口腔癌的一級預防應著重從吸煙與飲酒的危害性方面進行教育,改變吸煙、飲酒的習慣;鼓勵公眾不要染上吸煙習慣;已吸煙者最好戒煙,已吸煙而不能戒煙者,起碼要減少用量。印度的一級預防規劃實施后,明顯地減少了用煙量,結果口腔粘膜白斑逆轉率很高。酒與惡性腫瘤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在口腔、咽、喉與食管癌上,酒中酒精含量愈高,致癌的危險性就愈高。1981年有學者報告飲啤酒和葡萄酒致癌的危險性并不比烈性酒少,因為一般啤酒飲量。

  此外還應立法,限制生產、進口,銷售和使用,使人們認識吸煙對健康的危害,提高煙草產品價格與稅收、減少焦油、尼古丁和其他致癌物質含量等措施。

  (2)避免嚼檳榔  特別是在檳榔中混有煙草與石灰時致癌危險性較。

  (3)注意對光輻射的防護  防止長時間直接日照。下唇光照機會比上唇多,95%唇紅部癌在下唇。

  (4)平衡飲食  減少脂肪攝入量,增加蔬菜、水果。提高維生素A、B、E和微量元素硒的攝入量。

  (5)不飲過熱的飲料  不食過熱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粘膜組織。

  (6)避免不良刺激  及時調磨義齒銳利邊緣,防止對軟組織摩擦、壓迫和創傷。

  (7)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  拔除殘根、殘冠,及時調磨牙的銳利牙尖,以免反復咬頰、咬舌。

  2.提高公眾對口腔癌警告標志的認識提高公眾對口腔癌警告標志的認識,以便加以警惕,及早就醫。口腔癌的警告標志如下:

  (1)口腔內的潰瘍,2周以上尚未愈合。

  (2)口腔粘膜有白色、紅色和發暗的斑。

  (3)口腔與頸部有不正常的腫脹和淋巴結腫。

  (4)口腔反復出血,出血原因不明。

  (5)面部、口腔、咽部和頸部有不明原因的麻木與疼痛。

  作為一般公共衛生政策,通過共同危險因素途徑,加強健康促進,直接針對降低口腔癌發病率進行公眾健康教育。

  (二)定期口腔檢查1.定期檢查是為了早期發現,并提高早期治療率,早期治療可提高生存率和維持較好的生命質量。如果癌瘤在2cm,同時無轉移,就增加5年生存率,如果癌瘤在2cm或以下,5年生存率提高2倍,1cm或以下,提高3倍;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對降低口腔癌的死亡率是十分有意義的。

  定期檢查的對象:40歲以上長期吸煙、吸煙量在20支/日以上者、既吸煙又有飲酒習慣者或因煙酒刺激口腔已有白斑的患者,以及長期嚼檳榔塊者,應定期進行口腔檢查,至少半年檢查一次。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