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31.★★★結核菌素試驗結果判定的觀察時間是
A.4~8周 B.1周 C.48~72小時 D.24小時 E.20分鐘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結核菌素試驗是用結核菌的菌體蛋白來測定機體對結核桿菌有無過敏反應,從而了解受試者是否曾被結核桿菌感染。結核菌素反應的局部炎癥,屬遲發型超敏反應。48~72小時看結果,以72小時為準檢查反應,陽性反應者注射局部可有紅暈、硬結形成,以測硬結的直徑為準判斷反應結果。
32.★確診化膿性腦膜炎的依據是
A.高熱、頭痛、嘔吐
B.驚厥
C.嬰兒前囟飽滿,隆起
D.腦膜刺激征陽性
E.腦脊液中找到致病菌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化膿性腦膜炎臨床表現為:起病急、出現高熱、頭痛、嘔吐、煩躁、精神萎靡、嗜睡等癥狀,病情加重時可出現驚厥和昏迷。體檢可見面色發灰,雙目凝視,感覺過敏,腦膜刺激征陽性。如腦水腫嚴重,可有顱內壓升高現象,如頻繁嘔吐,心率緩慢及血壓升高等;嚴重者可發生腦疝,出現瞳孔大小不等,對光反應遲鈍,呼吸不規則,甚至呼吸衰竭等。實驗室檢查白細胞總數早期明顯增高,可達(20~40)×109/L,分類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可高達80%~90%.有時可見中毒顆粒。腦脊液典型改變為壓力增高,外觀混濁甚至呈膿樣。白細胞總數多在1000×106/L(1000/mm3)以上,也可高達數萬,以嗜中性粒細胞為主。糖減少,蛋白質顯著增加。腦脊液涂片可找到病原菌,同時應做細菌培養及藥敏實驗。其中腦脊液中找到致病菌為確診依據。
33.★★★嬰幼兒易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A.呼吸淺表、呼吸頻率快
B.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
C.肺活量小,潮氣量小
D.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均較差,呼吸道粘膜缺少SIgA
E.鼻腔短小,狹窄,黏膜血管豐富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新生兒和嬰幼兒血液中各種免疫球蛋白均低,嬰幼兒呼吸道的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均較差,黏膜缺少SIgA,因此嬰幼兒易患呼吸道感染。
34.★關于病毒性腦膜炎以下哪項不正確
A.起病急
B.是一種自限性疾病,輕者可自行緩解
C.腦脊液蛋白和細胞數輕度升高,糖和氮化物正常
D.多數患兒留有后遺癥
E.腦脊液中可分離出病毒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病毒性腦膜炎以急性起病多見,病程約2周左右。腦脊液壓力增高,外觀無色透明或微混。細胞數正常或稍增多,一般在300×109/L以內。早期以中性粒細胞為主,2~3天后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質正常或輕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一般預后較好,大多能恢復健康。昏迷較久,頻繁抽搐者預后較差,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
35.★★★3~6個月佝僂病患兒,多見的骨骼系統改變是
A.方顱 B.胸廓畸形 C.手鐲、腳鐲征 D.顱骨軟化 E.下肢畸形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顱骨軟化多見于3~6個月嬰兒,以手指輕壓枕骨或頂骨中央,隨壓力而暫時內陷,隨手指放松而彈回,似壓乒乓球感覺。方顱:多見于8~9個月以上患兒,嚴重時可呈鞍狀,十字狀顱形。胸部畸形多見于1歲左右小兒,如肋骨串珠、肋膈溝、雞胸、漏斗胸等。腕踝畸形多見于6個月以上的小兒,骺端肥厚,形成鈍圓環形隆起,稱佝僂病手鐲或腳鐲。下肢畸形多見于小兒開始行走時,由于骨質軟化和肌肉關節松弛,在走、立的重力作用下,而出現的“O”形或“X”形腿。
36.★★★何時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所占比例相等
A.4~6天,4~6周
B.4~6周,4~6個月
C.4~6個月,4~6歲
D.4~6周,4~6歲
E.4~6天,4~6歲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出生時,中性粒細胞約占0.65,淋巴細胞約占0.30.生后4 ~ 6天兩者比值相等即形成第一個 交叉, 4~6歲時兩者又相等,形成第二個交叉。6歲以后中性粒細胞增多,淋巴細胞減少,與成人相似。
37.★★★小兒年齡分期中劃分正確的是
A.新生兒期從出生到生后1個月
B.嬰兒期從生后到滿13個月
C.幼兒期1~3歲
D.學齡前期5~7歲
E.學齡期7~15歲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小兒年齡時期分為7個年齡期。1.胎兒期:從卵和精子結合到小兒出生,此期大約40周(280天)2.新生兒期:自出生后臍帶結扎時起到足28天。3. 嬰兒期:自出生到滿1周歲。4.幼兒期:1周歲后到滿3周歲。5. 學齡前期。3周歲后到入學前(6~7歲)。6.學齡期:6~7歲到13~14歲。7.青春期:女孩從11~12歲到17~18歲;男孩從13~14歲到18~20歲,本期相當于中學學齡期。
38.★★★2歲,女。腹瀉1周,伴輕咳,口渴,眼眶明顯凹陷,精神萎靡,眼淚與尿量減少,皮膚彈性較差,四肢偏涼。診斷應考慮:
A.中度等滲性脫水
B.中度低滲性脫水
C.重度高滲性脫水
D.重度低滲性脫水
E.輕度低滲性脫水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中度脫水表現為:精神煩躁或萎靡,失水比例占體重10%~15%,皮膚彈性較差,口腔黏膜稍干燥,前囟、眼眶明顯凹陷,眼淚、尿量減少,周圍循環衰竭表現不明顯。有酸中毒。水和電解質丟失大致相同則多引起等滲性脫水,精神萎靡、口渴明顯、皮膚彈性稍差、血壓低、血鈉130~150mmol/L.
39.★★★關于早產兒特點,哪項是錯誤的
A.出生體重一般<2500g
B.皮膚紅潤,胎毛多,足底紋少
C.呼吸不規則,常出現暫停現象
D.生理性黃疸持續時間較長
E.肌張力較高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相對頭大肢短,皮膚薄多皺紋,皮下脂肪少,胎毛多。乳房無結節,指甲未超過指端,腳底足紋少。男嬰睪丸多未降入陰囊,女嬰大陰唇不能遮蓋小陰唇。
40.★患兒,女,1歲半。發熱4天,近1天頻繁嘔吐,驚厥3次。查體:精神萎靡,前囟1cm×1cm,隆起,頸強直,布氏征(+),腦脊液外觀混濁,白細胞3000×106/L ,多核80%,蛋白3000mg/L,糖1.4mmol/L(25mg/dI),最可能的診斷是:
A.結核性腦膜炎 B.化膿性腦膜炎 C.病毒性腦膜炎
D.新型隱球菌腦膜炎 E.瑞氏綜合征
本題正確答案:B
題解:化膿性腦膜炎起病急,2歲以下小兒多為發熱、嘔吐、嗜睡及煩躁交替出現,兩眼凝視或斜視,驚叫、昏迷或驚厥,頸強直,前囟緊張膨隆,并出現腦膜刺激征陽性。典型腦脊液改變為壓力增高,外觀混濁甚至呈膿樣。白細胞總數多在1000×106/L(1000/mm3)以上,也可高達數萬,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糖減少,蛋白質顯著增加。腦脊液涂片可找到病原菌。同時應做細菌培養及藥敏實驗。
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個考題。請根據各考題題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0個月患兒,女,發熱咳嗽3天,半天來嗜睡,因抽搐昏迷4小時來急診。體溫38.4℃,前囟膨隆。呼吸44次/分,雙肺散在細濕??音,心率140次/分,肝肋下2cm,白細胞:22×109/L,N 75%。(41-43共用題干)
41.★首先應如何處理
A.緩慢靜脈注射安定,靜脈補鈣
B.肌肉注射安痛定及安定
C.緩慢靜脈注射安定,快速靜脈滴注20%甘露醇
D.肌肉注射魯米鈉及維生素D
E.緩慢靜脈注射西地蘭及鈣劑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首先應針對驚厥和腦水腫進行處理,止驚首選安定,降低顱內壓,可靜脈注射20%甘露醇每次1~1.5g/kg,根據需要每日注射4次,不超過3天。甘露醇也可和利尿劑合用脫水。
42.★最需要做哪項檢查
A.腦脊液檢查 B.頭顱CT C.X線胸片 D.血鈣 E.心電圖
本題正確答案:A
題解:腦脊液檢查有助于各種腦病的鑒別。
43.★腦脊液壓力2058Pa(210mmH2 O),白細胞:10×106 /L,均為淋巴細胞,則該患兒應診斷為
A.支氣管肺炎合并化膿性腦膜炎
B.支氣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及低鈣驚厥
C.支氣管肺炎合并高熱驚厥
D.支氣管肺炎合并中毒性腦病
E.支氣管肺炎合并病毒性腦膜炎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中毒性腦病是指急性感染時可出現類似腦炎的表現,可能與感染中毒、人體對病毒的過敏反應、缺氧、腦水腫、小血管內膜細胞腫脹造成腦局部缺血壞死有關。支氣管肺炎輕度缺氧時神經系統癥狀表現為煩躁或嗜睡。腦水腫時可有嗜睡、凝視、昏睡、昏迷、反復驚厥、球結膜水腫,前囟膨隆,可有腦膜刺激征、呼吸不規則,瞳孔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中毒性腦病腦脊液變化為:壓力升高、清澈、白細胞數正常,蛋白正常或稍微增加,糖含量正常。
8個月男嬰,8月份因腹瀉1周來急診,大便初為5~6次/日,黃綠色,蛋花湯樣便伴有黏液、發霉臭味,無里急后重,近2天大便每天10余次,伴嘔吐1~2次/日,納差,飲水少,尿少,測血鈉125mmol/L,體重7kg,精神萎靡,皮膚彈性較差,前囟、眼窩明顯凹陷,四肢稍涼。(44-46共用題干)
44.★★★他最可能患的疾病是
A.細菌性痢疾
B.真菌性腸炎
C.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
D.輪狀病毒腸炎
E.產毒性大腸桿菌腸炎
本題正確答案:E
題解:產毒性大腸桿菌腸炎起病多較急,輕者大便次數稍增多。重者腹瀉頻繁,大便量多呈蛋花樣或水樣,可發生脫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輪狀病毒性腸炎多發生于秋冬兩季,起病急,常伴有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癥狀,一般無明顯中毒癥狀。大便次數多,每日超過10次或數十次。呈水樣或蛋花湯樣,無臭味、易出現脫水和酸中毒。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多繼發于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之后。起病急,發熱,嘔吐,頻瀉,大便腥臭,海水樣便,易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和中毒癥狀,嚴重者有休克;大便鏡檢可見大量膿細胞和革蘭陽性球菌。真菌性腸炎常為白色念珠菌引起,多發生于體弱、長期應用廣譜抗菌素或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患兒,多伴有鵝口瘡。大便稀黃,泡末較多,帶黏液,有時可見帶豆腐渣樣細塊。大便鏡檢可見真菌孢子和假絲菌。
45.★入院后靜脈補液,下列哪組液體治療較合理
A.第1天補液量:50~90(ml/kg),液體種類:2/3含鈉液,累積損失補:40~50(ml/kg)
B.第1天補液量:90~120(ml/kg),液體種類:1/3含鈉液,累積損失補:50~60(ml/kg)
C.第1天補液量:120~150(ml/kg),液體種類:2/3含鈉液,累積損失補:50~100(ml/kg)
D.第1天補液量:150~180(ml/kg),液體種類:1/2含鈉液,累積損失補:100~120(ml/kg)
E.第1天補液量:180~200(ml/kg),液體種類:1/2含鈉液,累積損失補:120~150(ml/kg)
本題正確答案:C
題解:根據年齡(8個月),飲水少,尿少,體重7kg,精神萎靡,皮膚彈性較差,前囟、眼窩明顯凹陷,四肢稍涼,血鈉125mmol/L,判斷本病例為中度低滲性脫水。第一天補液總量為120~150 ml/kg,溶液種類應選2/3張含鈉液。累計損失量中度脫水為50~100 ml/kg,先按2/3量給予。
46.★治療后6小時有尿,入院20小時出現精神萎靡,心音低鈍,腹脹,血鉀3.2mmol/L.補鉀原則哪項不正確
A.每日補鉀總量靜點不少于8小時
B.氯化鉀靜滴濃度一般不宜超過0.3%
C.排尿即可補鉀
D.按每日7~9mmol/kg補充
E.一般補鉀4~6天、嚴重缺鉀適當延長
本題正確答案:D
題解:補鉀原則為見尿補鉀,一般患兒按每日3~4mmol/kg補允,缺鉀癥狀明顯者可增至4~6mmol/kg.輕度脫水可分次口服;重度脫水可靜脈緩慢點滴,勿靜脈注射。靜滴濃度不得超過0.3%.補鉀一般持續4~6天,嚴重缺鉀適當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