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8-26 共1頁
炎癥的基本病理變化為局部組織細胞不同程度的變質、滲出和增生。
一、變質的概念
炎癥局部組織所發生的變性和壞死,統稱變質。
二、滲出的概念、炎癥細胞的種類和主要功能
1.概念 炎區血管內的液體和細胞成分通過血管壁進入組織間隙、體腔或體表、粘膜表面的過程稱滲出。滲出的液體和細胞成分稱為滲出物。
2.炎細胞的種類和主要功能 ①中性粒細胞:運動活躍、吞噬功能強、可釋放內源性致熱原。見于急性炎癥的早期,特別是化膿性炎癥。②單核細胞及巨噬細胞:運動及吞噬能力很強,可發揮免疫效應,釋放內源性致熱原,見于急性炎癥后期、慢性炎癥以及病毒、寄生蟲感染時。③嗜酸性粒細胞:能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主要見于考試,大收集整理變態反應性炎癥、寄生蟲的感染及急性炎癥后期。④淋巴細胞及漿細胞:T細胞參與細胞免疫,B細胞在抗原刺激下轉變為漿細胞,產生抗體參與體液免疫過程,主要見于慢性炎癥和病毒感染時。
三、增生的意義
在致炎因子和組織崩解產物或某些理化因素的刺激下,炎癥局部細胞增殖、數目增多,稱為增生。增生的細胞主要是巨噬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有時尚可有上皮細胞和實質細胞的增生。在炎癥早期,增生的改變常較輕微,而在炎癥后期或慢性炎癥時,增生的改變則較明顯。少數炎癥在早期即有明顯增生現象,如傷寒時大量巨噬細胞增生,急性腎小球腎炎時血管內皮細胞和系膜細胞明顯增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