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概述】
阿米巴病是由溶組織阿米巴原蟲引起,它主要侵入腸道,稱腸道阿米巴病。腸道阿米滋養體可經腸壁的血液-淋巴遷移到腸外,引起各種腸外并發癥,其中以肝膿腫最多見,腦部并發癥約占腸外阿米巴病的1~8.1%。本病分布遍及全球,但以熱帶地區多見。
病理變化有腦膜腦炎和腦膿腫兩種類型。在腦膜腦炎型時,腦膜和皮層的切片中可找到溶組織阿米巴。病損區為壞死灶,逐漸發展成肉芽腫,有時可與化膿性細菌混合感染,形成膿腫。膿腫周圍有慢性組織反應,形成血管性和結締組織的包膜,包膜內可找到阿米巴滋養體。
【臨床表現】
本病多繼發于慢性腸道阿米巴病或阿米巴肝(或肺)膿腫,其間隔時間可長可短,一旦顱內病灶出現,病程發展多較迅速。有劇烈頭痛、抽搐、嗜睡、昏迷,局灶體征有復視、偏癱、面癱、失語等。
本病的診斷除根據臨床表現、腦脊液檢查、腦CT掃描外,確診主要是找到溶組織阿米巴病原體。由于腦脊液涂片可找到阿米巴原蟲的機會少,因此主要從腦標本中尋找,特別是膿腔包膜、膿液和肉芽腫。取標本時宜用針筒或玻璃管,而不用棉花簽,因后者會使原蟲粘著棉花上,并使其脫水,不利病原體尋找。糞便中檢得病原體也有診斷價值。
【治療說明】
包括藥物和手術治療。如病情允許,應先給予抗阿米巴藥物。為減少藥物副作用和提高療效,以及同時治療顱外原發病灶,現多主張多種藥物聯合應用,如滅滴靈400~750mg, 每日3次,5~7天為一療程,加用碘喹啉650mg, 每日3次×20天,或去氫吐根素每天1~1.5mg/kg×5天。對孕婦,特別妊 娠頭3個月者應慎用滅滴靈。應用去氫吐根素時,病人應臥床休息,反復作心電圖,有心肌損害時應即停藥。
有膿腫形成時,應手術治療。為減少并發細菌性感染,宜用穿刺排膿法。術后仍應給予抗阿米巴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