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概述】
人體泌尿生殖道中可分離出7種支原體,以脲解支原體及人型支原體最為多見。此二支原體為不同屬,脲解支原體為尿素支原體屬三個種之一,而人支原體則屬于支原體屬中77個種中的一個。
【病因】
脲解支原體的培養、鑒定,前文已有闡述,但脲解支原體的生長有其特點,培養的最佳環境為pH6.0以下,該支原體含尿素酶可使尿素分解為氨,后者為堿性,可提高pH,藉指示劑可以顯示。人型支原體則可分解精氨酸而產氨,pH變化同上。脲解支原體的培養,需時僅1~2天,人型支原體則需一周。脲解支原體的菌落較小,而人支原體則較大。
脲解支原體有14個血清型,人型有7個血清型。
【流行特征】
嬰兒在通過感染的產道時,可成為帶菌者,尤其是通過陰道產出時,1/3女嬰的生殖器中可分離出脲解支原體,但很少有人型支原體。男嬰的檢出率低。男女嬰的呼吸道中,脲解支原體的檢出率為15%,以上百分率乃非或不變,其高低取決于母體感染的比例。
新生兒帶"菌"時間大約為二年,女嬰持續帶"菌"時間較長。青春期男性生殖道中很少可分離出支原體,而女性則有1/5帶脲解支原體,6%帶有人型支原體。
成人生殖道中的支原體乃與性交有關。支原體的分離率還與社會經濟狀況相關,在窮人較多的市民醫院中,半數人帶有人型支原體,3/4帶有脲解支原體,而同一地區的婦產科醫院則分別為1/5及1/2.社會經濟情況、性生活對支原體分離率的影響因素尚不明了。妊娠婦女的分離陽性率較非妊娠婦女高,停經婦女的分離率較低。所以性激素對其似有影響。
【臨床表現】
非淋球菌尿道炎,約30%由人型支原體所致,脲解支原體乃為重要致病因子,其臨床意義可與沙眼衣原體相比。
脲解支原體及人型支原體與泌尿生殖系疾病的關系見表11-24.
表11-24 與脲解支原體及人支原體相關的疾病
疾 病 | 脲解支原體 | 人支原體 |
非淋球菌尿道炎 | ++++ | + |
尿道前列腺炎 | +++ | + |
附睪炎 | +++ | - |
腎盂腎炎 | + | ++++ |
Reiter′s綜合征 | + | - |
盆腔炎 | + | ++++ |
流產后發熱 | - | ++++ |
產后熱 | ++ | ++++ |
反復自發流產、死胎 | ++ | - |
羊膜炎 | ++ | - |
有人以5×104個脲解支原體注入志愿者尿道內,受試者發生排尿困難,尿頻、尿痛以及膿尿,尿中可分離出同型支原體,經治療后,癥狀消失。脲解支原體的致病性是無疑的,只是在正常人中可以分離出,醫生很難作出處理意見。
(一)腎盂腎炎 人型支原體起主要作用,上泌尿道中,約10%急性腎盂腎炎病人可得到純培養,以間接血凝法可測得抗體。人型支原體還可以引起慢性腎盂腎炎的急性發作。
(二)盆腔炎 英國、瑞典的研究者以輸卵管鏡診斷并取標本,約10%急性患者可分離到人型支原體。脲解支原體的作用則不如人型,僅在少量的輸卵管炎及卵巢膿腫中可分離到。其意義尚不清。
(三)輸卵管炎 半數的急性輸卵管炎患者,可以間接血凝試驗測得抗體,僅10%正常人為陽性。組織培養顯示,人型支原體可引起輸卵管纖毛腫脹。猴的體內試驗也證明,該病原可以引起自限性輸卵管炎及子宮旁炎,而脲解支原體則無此作用。
(四)流產后及產后熱 流產后發熱的患者,10%可分離到人型支原體,流產后不發熱及正常妊娠者則陰性,且半數發熱病人的抗人型支原體陽性。以上資料乃說明人型支原體與流產后發熱的關系。脲解支原體則不能從上述病人中分離到,抗體亦陰性。
產后發熱者約5%~10%于產后一日可從血中可分離到人型支原體,同時還可測得抗體。人型支原體可引起子宮內膜炎。脲解支原體的作用尚不明。
(五)其他 低球蛋血癥患者,持續性人型支原體感染可引起慢性膀胱炎。持續性還可引起關節炎、滑囊液中可以分離出該病原。
免疫缺陷者也可發生人型支原體敗血癥與腹膜炎。
新生兒腦膜炎、腦膿腫病人腦脊液中可培養出人型支原體,病原大多來自產道。
【治療說明】
非淋球菌尿道炎,考慮到可由沙眼衣原體或脲解支原體引起,應采用強力霉素100mg,每日二次,7天一療程。因有10%脲解支原體對四環素耐藥,但對紅霉素敏感,遇四環素療效不佳時需改用紅霉素0.5g,每日四次,療程7天。
盆腔感染 也可由二種病原引起,即人型支原體及沙眼衣原體引起,四環素為首選,若出現耐藥人型支原體,可改用林可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