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感染與傳染病學 闊節裂頭絳蟲病

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概述】

  闊節裂頭絳蟲(dibothriocephalus latus)又稱闊節雙槽頭絳蟲,為絳蟲中最大的寄生蟲。蟲體長可達10m,體節可多至3000~4000個,頭節細小,呈匙形,其背、腹面各有一個深凹的吸槽,蟲卵卵圓形、金黃色,卵殼厚而平滑,一端有卵蓋,另一端肥厚有結節,內含卵細胞。

  生活史 需要兩個中間宿主,第一個為淡水撓足類(如劍水蚤),第二中間宿主為淡水魚。成蟲寄生于人體、狗、貓等哺乳類動物的小腸內。蟲卵在水中約10天孵化成鉤毛蚴而被第一中間宿主劍水蚤所食,在此蚤體內進一步發育為原尾蚴,再被魚吞食后經1~4周發育成實尾蚴(裂頭蚴)。人若食用未煮熟的含有此感染性實尾蚴的魚肉即可感染裂頭絳蟲病。實尾蚴侵入人體后,其頭節就附著于腸壁,發育為成蟲,約需5~6周時間。主要流行于北歐、中歐和北美。我國也有數例報道,其中有從國外回來的病人。

  【臨床表現】

  大部無癥狀。重癥則以消化功能紊亂及貧血為主。大多為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與惡性貧血相似,由于絳蟲攝取維生素B12所致。有半數無貧血的患者,血清中維生素B12的含量也是低的。診斷主要依靠糞便中找到蟲卵。

  【治療說明】

  應宣傳避免吃未煮熟的魚。治療參考其他絳蟲病。蟲體排出后,貧血即可自愈。貧血嚴重者可肌注維生素B12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