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細胞生物學:膜的流動性(membrane fluidity)

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膜的流動性(membrane fluidity)

  膜的流動性是指構成膜的脂和蛋白質分子的運動性。膜的流動性不僅是膜的基本特性之一, 也是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 流動性的表現形式

  ● 膜脂的運動方式

  脂的流動是造成膜流動性的主要因素,概括起來,膜脂的運動方式主要有四種。

  ① 側向擴散(lateral diffusion);

  ② 旋轉運動(rotation);

  ③ 伸縮運動(flex);

  ④ 翻轉擴散(transverse diffusion), 又稱為翻轉(flip-flop)。

圖3-36 圖示膜脂的幾種主要流動方式

  ● 膜蛋白的運動 由于膜蛋白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大,同時受到細胞骨架的影響,它不可能象膜脂那樣運動。主要有以下幾種運動形式(圖3-37):

  ① 隨機移動 有些蛋白質能夠在整個膜上隨機移動。移動的速率比用人工脂雙層測得的要低。

  ② 定向移動 有些蛋白比較特別,在膜中作定向移動。例如,有些膜蛋白在膜上可以從細胞的頭部移向尾部。

  ③ 局部擴散 有些蛋白雖然能夠在膜上自由擴散,但只能在局部范圍內擴散。

圖3-37 蛋白質的幾種運動方式

  膜的流動性的生理意義何在?

  ■ 膜流動性的研究方法

  ● 人、鼠細胞融合實驗

  1970年,L. David Frye 和Michael Edidin 進行了人、鼠細胞融合實驗,令人信服地證明膜蛋白的流動。

圖3-38 人-鼠細胞融合實驗

  ● 淋巴細胞的成斑和成帽反應

  通過抗體交聯膜蛋白分子聚集成斑(patching)、成帽(capping)的現象也是證明膜蛋白在膜平面側向擴散的例子。

圖 3-39 淋巴細胞的成斑和成帽反應

  ● 光脫色熒光恢復技術(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 FRAP)

  這種方法不僅能夠證明膜的流動性,同時也能測量膜蛋白擴散的速率。

圖3-40 光脫色熒光恢復技術檢測膜流動性

  ● 電子自旋共振譜技術(electron spin-resonance spectrocopy,SER)

  最早證明脂雙層中脂的流動性實驗是本世紀60年代Harden McConnell和O.Hayes Griffith用電子自旋共振技術獲得的。他們先標記非膜脂肪,然后讓這種脂分別處于室溫和零下65℃去檢測共振譜,同時將標記的脂插入到細胞膜中再檢測共振譜。

圖3-41 電子自旋共振譜技術檢測膜脂的移動

  ■ 影響流動性的因素

  影響膜流動性的因素主要來自膜本身的組成成分、遺傳因子及環境的理化因素(如溫度、pH、離子強度、藥物等)。

  ● 溫度(temperature) 溫度是影響膜流動性的最主要的因素。膜的骨架成份是脂,如同其他的物質一樣,既可以晶態,又可以液態存在,主要是根據溫度的變化而定。

圖3-42 溫度對膜運動性影響

  ● 膜脂的組成對流動性的影響

  脂的組成對膜流動性的影響主要在三個方面:脂肪酸鏈的長度、脂肪酸鏈的飽和程度、脂雙層中膽固醇的含量。

  ● 膽固醇的影響

  真核細胞膜中有大量的膽固醇插在膜磷脂之間, 可以加強膜脂雙層的穩定性, 增加膜脂有序性并降低其流動性, 調節膜的機械性能。

圖3-43 固醇脂對膜流動性的影響

  ● 影響膜蛋白運動的因素

  常見的限制膜蛋白運動的因素有:

  ① 細胞質膜下的骨架結構與膜整合蛋白結合限制膜蛋白移動(圖3-44);

圖3-44 膜骨架對膜流動性的影響

  ② 細胞外基質中的某些分子與膜整合蛋白結合限制列膜蛋白的移動;

  ③ 膜蛋白與另一細胞的膜蛋白作用限制了自身的移動;

  ④ 膜中其他不動蛋白限制了膜蛋白的移動。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