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病變主要發生在大、中動脈。
(一)脂斑脂紋期
動脈內膜面出現淡黃色針頭大小的斑點或長短不一的條紋。鏡下見脂斑脂紋由大量泡沫細胞聚積而成。泡沫細胞是局部浸潤的巨噬細胞及移人的平滑肌細胞吞噬脂質后形成的。
(二)纖維斑塊期
脂質在內膜中沉積增多,刺激病灶周圍和表面的纖維組織增生,并發生玻璃樣變,逐漸形成向內膜表面隆起的斑塊。
(三)粥樣斑塊期
隨著病變的發展,斑塊深層組織壞死、崩解,并與病灶內脂質混合,形成粥樣物質。鏡下可見典型粥樣斑塊的表層為增生的結締組織,深層為無定形的壞死崩解物質,內有膽固醇結晶。
(四)粥樣斑塊的繼發性改變
1.斑塊內出血 由于斑塊內新生血管破裂或動脈腔內血液經斑塊破裂口進入斑塊而形成。出血可造成病變動脈管腔的進一步狹窄,甚至閉塞。
2.潰瘍形成 斑塊內的粥樣物質向內膜表面破潰,形成粥樣潰瘍。
3.血栓形成 粥樣潰瘍處易繼發血栓形成。
4.鈣化 陳舊的斑塊內常有鈣鹽沉積,使動脈壁變硬、變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