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非細菌性食物中毒防制

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非細菌性食物中毒防制

  一、河豚魚中毒

  1.毒性

  河豚魚體內含河豚毒素,是極強的神經毒素。其性質穩定,耐熱,需220℃以上方可分解,耐酸,故經鹽腌、日曬均不能破壞。河豚魚皮膚、內臟和血液均有毒,其中卵巢、肝臟毒性最高,腎、眼、血液、鰓、皮膚次之。

  2.中毒機制

  河豚毒素阻斷神經興奮傳導,使神經中樞麻痹;阻斷神經肌肉間的傳導,使隨意肌進行性麻痹,并直接阻斷骨骼肌纖維;使感覺神經傳導阻滯;使外周血管擴張及動脈壓急劇下降;對呼吸中樞有特殊抑制作用;可刺激胃腸粘膜引起胃腸炎癥狀。

  3.臨床表現

  河豚魚中毒的特點是發病急速而劇烈,潛伏期0.5~3小時。首先出現消化道癥狀,如胃部不適,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然后出現一系列麻痹癥狀,如手指、舌尖、口唇、肢端及全身麻木,眼瞼下垂、手足共濟失調,全身麻痹癱瘓,最后出現紫紺、血壓下降、昏迷,多死于呼吸麻痹。

  4.防制措施

  (1)加強宣傳教育,不準河豚魚上市,防止誤食中毒。

  (2)對中毒患者及早催吐、洗胃和導瀉,促使毒物排出,并及時對癥治療。

  二、毒蕈中毒

  我國已知食用蕈300多種,毒蕈約80余種,其中劇毒可致死的近l0種。毒蕈中毒常因個人或家庭采食野生鮮蕈誤食中毒。

  1.毒素及中毒特征

  毒蕈毒素成分復雜,幾種毒蕈可同時含一種毒素,一種毒草也可分別含幾種毒素。根據毒素作用的器官及中毒癥狀可分為四種類型。如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損害型。

  (1)胃腸炎型 潛伏期30分鐘至6小時,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病程短,預后良好。

  (2)神經精神型 潛伏期l0分鐘至數小時,臨床表現除胃腸炎癥狀外,尚有副交感神經興奮癥。嚴重中毒時可有幻覺、譫語、抽搐、昏迷等,有的還可出現精神分裂癥、木僵癥等。多數病人l~2天可恢復。

  (3)溶血型 潛伏期6小時至數天,除胃腸炎癥狀外,可出現黃疸、血尿、肝脾腫大等溶血現象,嚴重時內臟出血,可致死。

  (4)肝損傷型 潛伏期15~30小時。中毒時先出現胃腸炎癥狀,稱為胃腸炎期;然后轉入假愈期,此期無明顯癥狀,僅有乏力、食欲減退等,較輕中毒者可進入恢復期;重度中毒者則出現中毒性肝炎和肝壞死,稱為肝損害期,表現為黃疸、肝功能異常、肝萎縮、肝昏迷,甚至肝壞死。此期病死率高,可達99%.若經積極治療,部分病人2~3周后可進入恢復期。

  2.防治措施

  (1)加強宣傳,使群眾了解毒蕈的危害,不隨便采食野生蕈,不吃不認識的野蕈,以防誤食中毒。

  (2)對中毒患者及時催吐、洗胃、導瀉以盡快排出毒素,并積極對癥治療。

  三、亞硝酸鹽中毒

  食用含大量亞硝酸鹽的食物或誤將亞硝酸鹽當作食鹽而引起中毒。

  1.毒性

  亞硝酸鹽進入機體后,將紅細胞中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使之失去攜氧能力,引起組織缺氧。

  2.臨床表現

  亞硝酸鹽所致高鐵血紅蛋白血癥是急性中毒的主要病理基礎,因此組織缺氧是主要中毒癥狀。如口唇、指甲、面頰和全身皮膚青紫,胸悶、心悸、氣急等。并可伴隨頭痛、頭暈、乏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昏迷、驚厥,常死于呼吸衰竭。

  3.防治措施

  (1)早期洗胃,灌腸,導瀉,使毒物盡快排出體外。

  (2)及時應用解毒劑,美藍與維生素C合用。

  (3)對癥治療。

  (4)不食用如腐爛變質青菜、腌制時間過久或變質腌菜等。含亞硝酸鹽的食物。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