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社區衛生服務的任務和內容
一、社區
是若干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個生活上相互關聯的大集體。在我國,城市里社區是指街道,在農村是指鄉、鎮。
二、社區衛生服務
即在社區范圍內所進行的預防、醫療、保健和康復、健康教育等一切衛生保健工作。
社區衛生服務,是在政府領導、社區參與、上級衛生機構指導下,以基層衛生機構為主體,全科醫生為骨干,合理使用社區資源和適宜技術,以人的健康為中心、家庭為單位、社區為范圍、需求為導向,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為重點,以解決社區主要衛生問題、滿足基本衛生服務需求為目標,融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等為一體的,有效、經濟、方便、綜合、連續的基層衛生服務。
三、社區衛生服務的特點
1.以基層保健為主要內容 遵循三級預防原則,為社區居民提供基本的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服務。
2.提供綜合性服務 對服務對象不分性別和年齡,包括病人和非病人,服務內容上包括健康促進、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并涉及生理、心理和社會文化各個方面,其服務范圍包括個人、家庭和社區。
3.提供連續性服務 社區醫療保健人員對所轄社區居民的健康負有長期的、相對固定的責任。
4.進行協調性服務 社區醫生需要其他醫療和非醫療部門的配合,需協調各專科的服務,為居民提供全面深入的醫療服務。
5.提供可及性服務 包括時間上的方便性、經濟上的可接受性及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及心理上的了解。
社區衛生服務,是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而產生的,是整體醫學觀在社區衛生實踐中的具體體現。積極發展社區衛生服務,逐步形成合理、方便群眾的衛生服務網絡,是衛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