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慢性鉛中毒的臨床表現、診斷與防治
1.臨床表現
(1)神經系統
神經衰弱綜合征 是早期常見征候。有頭痛、頭暈、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乏力、肌肉、關節酸痛。常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多發性神經炎 可表現為感覺型、運動型或混合型。感覺型表現為肢端發麻,四肢末端呈手套、襪套樣感覺障礙。運動型表現為握力減退,伸肌無力甚至麻痹,出現“垂腕癥”、“垂足癥”、魚際肌萎縮等。
嚴重中毒病人可出現癲癇樣發作、精神障礙或腦神經損害的中毒性腦病。
(2)消化系統
口內有金屬味,有人齒齦可見藍色鉛線。如出現頑固性便秘,則常為腹絞痛的先兆。腹絞痛是鉛中毒的典型癥狀之一,多為突然發作,呈持續性絞痛,部位多在臍周,發作時患者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常伴嘔吐,煩躁不安,手按壓腹部疼痛可緩解。檢查時腹部平坦柔軟,無固定壓痛點,無反跳痛,腸鳴聲減弱。目前典型的腹絞痛發作已少見,多表現為腹部隱痛,腹脹等。
(3)血液系統
表現為鉛容和貧血。患者面部及肢端呈灰白色,貧血常呈低血紅蛋白性,周圍血中可見點彩紅細胞、網織紅細胞及堿粒紅細胞的增多。
此外女性患者常有月經不調、流產及早產等。
2.診斷
(1)鉛吸收 有密切鉛接觸史,尿鉛量增高。
(2)輕度中毒 尿鉛量增高,出現神經衰弱綜合征,可伴有腹脹、腹隱痛、便秘等癥狀,尿糞卟啉陽性或堿粒紅細胞增多。
(3)中度中毒 除上述表現外,至少具有下列表現之一者,可診斷為中度中毒:腹絞痛;貧血;感覺型多發神經炎或伸肌無力。
(4)重度中毒 除以上表現外,具有下列一項者,可診斷為重度中毒:鉛麻痹;中毒性腦病。
3.防治
(1)治療及處理 輕度鉛中毒,可做驅鉛治療和對癥治療,一般不必調離原工作。常用:依地酸二鈉鈣,每天0.5~1.0g,稀釋后靜脈注射或滴注。用藥3~4天后間隔停藥3~4天為一療程。二巰基丁二酸鈉,每天lg,稀釋后靜脈注射,療程同前。中度中毒除治療外,原則上應調離鉛作業。重度中毒必須調離鉛作業,并給予積極治療。
(2)預防 關鍵在于消除和控制鉛發生源。用無毒低毒物質取代鉛及其化合物;密閉塵源,除塵凈化,降低車間空氣中鉛濃度;定期監測,定期查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