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臨床表現
(1)腹部癥狀
①血性腹瀉:為最主要癥狀,糞中含血、膿和粘液。較重者每日腹瀉可多達10~30次,呈血水樣,無糞質。
②腹痛:輕型病人和緩解期可無腹痛或呈間歇性隱痛,一般為痙攣性左下腹或下腹部陣痛,偶可涉及全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緩解的規律。若并發中毒性巨結腸或炎癥波及腹膜,則為持續性劇烈腹痛。
③里急后重:因直腸炎癥刺激所致。
④其他:常有腹脹、噯氣、惡心、食欲不振及嘔吐等表現。
鑒別:
(1)慢性細菌性痢疾:往往有過明確的急性細菌性痢疾史,且從糞便、直腸拭子或內鏡檢查時所取得的滲出物進行培養,可分離出痢疾桿菌,抗菌藥治療有效。
(2)慢性阿米巴腸病:病變以近端結腸為主,潰瘍的邊緣為潛行性,介于潰瘍之間的結腸粘膜正常,糞便中可找到溶組織阿米巴包囊或滋養體,用抗阿米巴藥物治療有效。
(3) 腸道激惹綜合征:糞中可有量粘液,但無膿血。除腸道癥狀外,患者往往伴有頭痛、焦慮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明顯的神經官能性癥狀,X線和結腸鏡檢查僅提示有結腸痙攣等改變,而無別的炎癥病變可見。
(4)結腸癌:本病多見于中年以后,表現為腹瀉、膿血便和腸梗阻等。X線檢查顯示病變部位有粘膜破壞、腸壁僵硬、充盈缺損及腸腔狹窄等腫瘤征象;直腸指診可觸及腫塊,內鏡檢查可見到癌腫,并可經活組織檢查證實。但必須指出,有時可在結腸癌的基礎上并發結腸炎;或反之,在潰瘍性結腸炎的基礎上并發結腸癌。
(5)克隆病:克隆病病變主要侵犯回腸末端,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臍周,里急后重少見,糞便常無粘液膿血,腹部腫塊,瘺管形成,肛門及直腸周圍病灶較多見;X線鋇劑造影檢查于回腸末端可見線樣征;乙狀結腸鏡檢查多屬正常,若累及直腸和結腸時,可見病變部位粘膜呈卵石樣隆起,有圓形、縱行線狀或匐行性潰瘍,多無滲出性或接觸性出血,病變呈節段性分布,粘膜活組織檢查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
(6)血吸蟲病:有與流行區疫水接觸史,糞便可檢出血吸蟲卵或孵化毛蚴陽性。內鏡下,見到粘膜下黃色顆粒等典型病變,直腸粘膜活組織壓片低倍鏡檢可找到蟲卵,此外,可有肝、脾腫,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其他臨床表現,在有效的抗血吸蟲病治療后癥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