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紅細胞質膜(plasma membrane of the red blood cell)
紅細胞的壽命約為120天,在生存期中約行程500,000米。在血液循環中,紅細胞要穿過小于自身直徑一半的微小通道(脾竇)、在脾臟內要經受氧少、低pH值等不利環境的考驗、在心臟內又要受到瓣膜渦流沖擊。不難想像,紅細胞在這樣長而艱險的運輸途徑中保持結構的完好,它的質膜起了重要作用,可以推測,紅細胞的質膜一定有非常特別的結構,僅僅是雙脂層可能難以解釋。
■ 紅細胞膜骨架(the erythrocyte membrane skeleton)
研究發現紅細胞質膜的內側有一種特殊的結構,是由膜蛋白和纖維蛋白組成的網架,它參與維持細胞質膜的形狀并協助質膜完成多種生理功能。
圖3-9 紅細胞膜骨架結構
■ 紅細胞膜蛋白的組成
分離紅細胞膜后可用陰離子去垢劑溶解膜蛋白,并通過SDS和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PAGE)分離膜蛋白。通過單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析,發現約有15種主要的蛋白帶, 相對分子質量為15kDa到250kDa(圖3-10)。
圖3-10 人紅細胞膜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部
(A)是考馬斯藍染色的膠;(B)表示凝膠上主要蛋白質的位置。
幾種主要的紅細胞膜蛋白是(其中血影蛋白、血型糖蛋白、帶3蛋白約占膜蛋白的60% 以上):
● 血影蛋白(spectrin)
● 血型糖蛋白A(glycophorin A)
● 帶3蛋白(band 3 protein)
● 肌動蛋白(actin)
● 錨定蛋白(ankyrin)
● 帶4.1蛋白(band 4.1 protein)
● 內收蛋白(adducin)
■ 紅細胞膜骨架的形成
紅細胞膜骨架的結構如圖3-11所示。
圖3-11 紅細胞膜骨架的結構
紅細胞膜骨架蛋白的主要成分包括: 血影蛋白、肌動蛋白、錨定蛋白、帶3蛋白、帶4.1蛋白等。
紅細胞膜骨架的網狀支架的形成及與膜的結合過程致分為三步:
● 首先是血影蛋白與4.1蛋白、肌動蛋白的相互作用
● 4.1蛋白同血型糖蛋白相互作用
● 第三是錨定蛋白與血影蛋白、帶3蛋白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