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29 共1頁
胃十二指腸潰瘍伴穿孔(perforation of gastroduodenal ulcer)是潰瘍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多發生在幽門附近的胃十二指腸前壁,十二指腸潰瘍病急性穿孔較胃潰瘍多見,約占70%以上。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穿孔只有一處,穿孔的直徑常小于0.5cm,穿孔以后,往往由于胃內容物流到腹腔內,刺激腹膜或造成感染而發生急性彌漫性腹膜炎。胃、十二指腸穿孔約80%的患者有慢性潰瘍病史,而且在發生穿孔前常有自覺潰瘍病復發或加重,穿孔常在飽餐后或勞動中突然發生。
本病發病急,變化快,如不及時治療,可因彌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如潰瘍發生在胃十二指腸后壁,穿孔前先有粘連,且與附近組織、器官愈著,則為慢性穿透性潰瘍。潰瘍病穿孔多為單純性穿孔,并發出血或幽門梗阻者稱為復雜性潰瘍穿孔。潰瘍惡變穿孔屬胃癌范疇。其預后決定于穿孔前胃內容物的多少及性質,穿孔的大小和部位,腹腔滲液的多少與全身健康狀況。當然治療方案得當與否,更起決定性作用。
一、臨床表現
1.突發持續性上腹部劇痛,如刀割樣,由于胃、十二指腸內容隨著穿孔口外流刺激腹膜使疼痛迅速擴大至全腹,伴有惡心、嘔吐。
2.患者可呈現痛苦不安、面色蒼白、出冷汗、脈搏加快、血壓下降、腹式呼吸消失、不愿移動體位。
3.整個腹部肌肉緊張而呈“板硬”,全腹壓痛、反跳痛,但以上腹部為甚,部分患者則以右下腹部顯著。
二、診斷依據
1.多有潰瘍病史,近期加重或有暴飲、暴食。
2.上腹部突發性劇痛,持續性、刀割樣,漸波及全腹,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伴惡心、嘔吐,可出現休克。
3.腹膜刺激征,腹式呼吸減弱,腹部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重者可為“板狀腹”。可有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的氣腹征,腸鳴音消失。
4.腹部X線透視或攝片可見膈下游離氣體。腹穿可有黃色混濁液體,呈酸性反應。
5.血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百分率增加。
三、治療原則
治療上一經確診應爭取緊急手術治療,根據具體情況做單純修補術或行胃大部分切除術。
四、預防
穿孔是潰瘍病的一種并發癥,因此預防上關鍵是防治潰瘍病的發生。已有潰瘍病者應接受內科系統的治療,定期復查,平時注意飲食,不喝酒,不吸煙,少吃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