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輔導精華: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發布時間:2011-08-26 共1頁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acut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是膽總管或肝內主要膽管由于結石、蛔蟲、腫瘤或狹窄等原因造成完全性膽道梗阻和急性化膿性感染所致。梗阻部位以上膽管擴張,管腔內壓力增高,充滿膿性膽汁;感染多為革蘭陰性桿菌,厭氧菌亦多見,大量細菌及其產生的內毒素潴留在肝臟內,部分可進入血循環內造成感染性休克。本病病死率甚高,應積極搶救治療。

  該病病因病理如下:在原有結石等阻塞性疾病的基礎上發生膽管感染,膽管黏膜充血水腫,加重膽管的梗阻,膽汁逐漸變成膿性,膽管內的壓力不斷增高,梗阻近側的膽管逐漸擴大。在含有膿性膽汁的膽管高壓的作用下,肝臟可腫大,肝內小膽管及其周圍的肝實質細胞亦可發生炎性改變。肝細胞產生大片壞死,可形成肝內多發性小膿腫。膽管也可因感染化膿造成潰瘍和膽道出血。由于膽管內高壓造成肝內毛細膽管破潰,膿性膽汁甚至膽栓即由此經肝內血竇進入血循環,造成菌血癥和敗血癥。少數還可發生肺部膿性栓塞。在后期,可發生感染性休克、肝腎功能衰竭或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性變化,此即為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或稱急性重癥膽管炎。這些病理改變一旦發生,即使手術解除了膽管高壓,但在肝實質和膽管仍會留下損害,這也是本癥的嚴重性的所在。

  一、臨床表現

  1.癥狀

  ⑴起病常急驟,突然發生劍突下或右上腹劇烈疼痛,一般呈持續性。繼而發生寒戰和弛張型高熱,體溫可超過40℃。

  ⑵常伴惡心和嘔吐。

  ⑶多數病人有黃疸,但黃疸的深淺與病情的嚴重性可不一致。

  ⑷近半數病人出現煩躁不安、意識障礙、昏睡乃至昏迷等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表現,同時常有血壓下降現象。往往提示病人已發生敗血癥和感染性休克,是病情危重的一種表現。

  2.體征:體溫升高,脈率增快可超過120次/分,脈搏微弱,劍突下和右上腹有明顯壓痛和肌緊張。如膽囊未切除者,常可捫及腫大和有壓痛的膽囊和肝臟。

  二、診斷依據

  1.可有反復膽道感染發作史。

  2.發病急,上腹持續性疼痛,可陣發性加重,伴有寒顫高熱、惡心嘔吐,繼而出現黃疸等癥狀。

  3.脈搏細速,低血壓,或中毒性休克,神志恍惚,嗜睡甚至昏迷。

  4.右上腹部、劍突下明顯壓痛及肌緊張,可有反跳痛,肝腫大并有觸痛、叩擊痛,可有膽囊腫大、觸痛,腹脹明顯。

  5.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明顯增高。并可出現毒性顆粒。血清膽紅素(尤其是直接反應膽紅素)明顯增高,尿膽紅素明顯升高,堿性磷酸酶值升高,并常有GPT和r-GT值增高等肝功能損害表現。血培養常有細菌生長。

  6.影像學檢查提示膽管擴張,內有結石、腫瘤、寄生蟲等征象。

  7.術中探查膽管內有高壓的膿性液體,細菌培養陽性。

  三、治療原則

  1.手術治療:對病情一開始就較嚴重,特別是黃疸較深的病例,應及時手術。手術死亡率仍高達25%~30%。手術方法應力求簡單有效,主要是膽管切開探查和引流術。應注意的是引流管必須放在膽管梗阻的近側,在梗阻遠側的引流是無效的,病情不能得到緩解。如病情條件允許,還可切除炎癥的膽囊,待病人渡過危險期后,再徹底解決膽管內的病變。

  2.非手術治療:疾病早期,尤如急性單純性膽管炎,病情不太嚴重時,可先采用非手術方法。約有75%左右的病人,可獲得病情穩定和控制感染。而另25%病人,對非手術治療無效,并由單純性膽管炎發展成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應及時改用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方法如下:

  ⑴解痙鎮痛和利膽藥物的應用,其中50%硫酸鎂溶液常有較好的效果,用量為30~50ml一次服用或10ml日3次。

  ⑵胃腸減壓術的應用。

  ⑶大劑量廣譜抗生素的聯合應用。雖在膽管梗阻時膽汁中的抗生素濃度不能達到治療所需濃度,但它能有效治療菌血癥和敗血癥,常用的抗生素有慶大霉素,氯霉素,先鋒霉素和氨卞青霉素等。最終還須根據血或膽汁細菌培養以及藥物敏感試驗,再調整合適的抗生素。

  ⑷抗休克治療,如有休克須應積極抗休克治療。如非手術治療后12~24小時病情無明顯改善,應即進行手術。即使休克不易糾正,也應爭取手術引流。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