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8-26 共1頁
1.出現多種多樣的癥狀,取決于阿米巴原蟲所侵犯的組織和器官。
2.腸道內癥狀:腸道是最常見的初發病變部位,原蟲侵入大腸后引起以痢疾為主的癥狀。潛伏期一周至數月不等。癥狀輕重不一。輕者只有腹部不適、食欲不振。一般發病輕緩,先訴腹痛,繼而排便,表面帶有少量黏液及血液,典型者如豬肝醬樣,里急后重不顯著,每天大便5~6次。如病變以回盲部為主,則可便秘,或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病程遷延較久。偶有急性者,發熱、便帶血,甚似細菌性痢疾,每天便數10次以上,體溫高達39℃左右,下腹部有壓痛,數天后急性癥狀漸緩和,10~20天后自行痊愈,亦有發展成慢性病變,隨時可轉成急性發作,遷延多年致結腸壁增厚。
3.腸道外癥狀:遷徙性感染可遍及全身各個部位。新生兒往往表現為膿毒血型,在許多內臟中形成多發小膿腫。
4.并發癥
⑴肝膿腫及肝炎:出現弛張型高熱,肝臟腫大,以右葉為多,右上腹壓痛,白細胞增高。胸部透視可見右膈肌運動受限,甚至發生胸膜炎。從壓痛最明顯處穿刺能抽出牛奶咖啡樣膿液,并能從膿汁中找到阿米巴滋養體。膿腫破入胸腔可致膿胸、肺膿腫、右支氣管肝瘺,亦可形成膈下膿腫及腹膜炎,病變蔓延到闌尾可致闌尾炎,癥狀與細菌性闌尾炎相似。
⑵肺膿腫及腦膿腫:偶見于血行播散的病兒,多在病程的終末期或見于幼嬰自母親傳染者,病程迅速惡化。因此凡有家庭接觸史的幼嬰、新生兒,應及早檢查糞便,以免延誤診斷失去早期治療機會,引起嚴重后果。
⑶腹膜炎:阿米巴性腹膜炎比較少見,其癥狀往往為阿米巴痢疾或阿米巴肝膿腫所掩蓋,常易漏診。必要時做診斷性腹腔穿刺,取得咖啡色黏稠膿液,可檢出阿米巴原蟲。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輔導精華:阿米巴病的預防及預后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輔導精華:阿米巴病的治療原則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輔導精華:阿米巴病的鑒別診斷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輔導精華:阿米巴病的診斷依據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輔導精華:阿米巴病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