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8-26 共1頁
1、病原診斷
(1)糞便檢查 用生理鹽水涂片法檢查滋養體,經碘液染色涂片檢查包囊,也可用甲醛乙醚沉淀或硫酸鋅濃集法檢查包囊。通常在成形糞便中檢查包囊,而在水樣稀薄的糞便中查找滋養體。由于包囊形成有間歇的特點,故檢查時以隔天糞檢并連續3次以上為為宜。 來
(2)十二指腸液或膽汁檢查 糞便多次陰性者可用此法,以提高陽性檢出率。 考試大()
(3)腸檢膠囊法讓受檢者 吞下裝有尼龍線的膠囊,線的游離端留于口外,膠囊溶解后,尼龍線松開伸展,3~4小時后到達十二指腸和空腸,滋養體粘附于尼龍線上,然后慢慢地拉出尼龍線,刮取附著物鏡檢。
2、免疫診斷
為輔助診斷,主要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間接熒光抗體試驗(IFA)和對流免疫電泳(CIE)等方法,其中ELISA簡單易行,檢出率高(92%~98.7%)等特點,適用于流行病學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