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8-26 共1頁
腱鞘囊腫(ganglion of tendon sheaths)是指發生于關節囊或腱鞘附近的一種內含膠凍狀黏液的良性腫塊,本病最常發生于腕部背側,其次是腕部掌面的橈側,亦可發生于手掌、手指和足背部,亦見于膝及肘關節附近的肌腱和腱膜處。多見于青年和中年,女性多于男性。大多逐漸發生或偶爾發現,生長緩慢。極少數病例,囊腫可自行吸收。多數病例經非手術治療,療效較好,但可復發。極少數病例需手術切除,效果良好。
該病發病原因不明。目前主要認為與關節囊、韌帶、腱鞘上的結締組織因局部營養不良,發生退行性黏液性變性或局部慢性勞損有關。臨床上分為單房型和多房型兩種,單房型最常見,少數為多房型。囊的外壁由致密的纖維組織構成,內壁由滑膜細胞組成一光滑的白膜。囊內為無色透明的膠狀黏液,與關節腔或腱鞘滑膜腔是否相通,目前尚有爭議。
臨床表現
腱鞘囊腫好發于腕部背側及足背,亦見于膝及肘關節附近的肌腱和腱膜處。主要癥狀為腫塊,很少有疼痛。腫塊生長緩慢,呈圓形,大小不一,一般不超過2cm,質軟,表面光滑,與皮膚無粘連,基底較固定。當囊腫發生在腕管或小魚際時,可壓迫正中神經或尺神經,引起感覺障礙或肌肉萎縮。如囊腫發生在腕部背側時,將腕關節向掌側屈,則腫塊更見突出,張力也增加,局部可有酸痛;相反,將腕關節背伸時,則腫塊張力減小,可捫及波動。
診斷依據
1.腕背側、掌側或足背等處出現圓形、表面光滑、張力較大的囊性包塊。
2.生長緩慢,偶有輕度壓脹或痛感和無力感。有時囊腫不大也有癥狀。
3.X線攝片示骨關節無改變。
治療原則
少數囊腫可以自行消失,多數囊腫持續存在或有增大,須進行治療。對小的囊腫可用手指擠壓使其破裂吸收;或用粗針頭抽液后囊內注入透明質酸酶或醋酸氫化考的松類藥物,然后加壓包扎,療效良好,但有時容易復發。對較大的囊腫,或有癥狀的囊腫,或保守治療無效和手指擠破后復發的囊腫,可行囊腫切除術。手術時應將整個囊腫連同周圍部分正常的腱鞘、腱膜等組織一并切除,以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