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01-25 共1頁
癥狀是提示疾病的出發點,并成為建立診斷的重要依據。
一、癥狀的基本概念
疾病過程所引起的機體或其某器官的機能紊亂現象,一般稱為癥狀,而所表現的形態結構變化,通常稱為征候。在醫學臨床上有主觀癥狀和客觀體征之分,獸醫臨床上由于動物不能用語言表達其自身的感覺,而都需要根據客觀的檢查來發現與揭示。所以,將機能紊亂現象與形態結構的變化統稱為癥狀。
二、癥狀的種類及對其的評價
由于致病原因、動物機體的反應能力、疾病經過的時期等的區別,疾病過程中癥狀的表現千變萬化。從臨床的觀點出發,大致可將癥狀分為如下幾類:
1全身癥狀與局部癥狀
全身癥狀,一般是指機體對病原的刺激所表現的全身性反應,如多種發熱性疾病經常呈現的體溫升高,脈搏、呼吸增數,食欲減退和精神沉郁等。
局部癥狀,是指某一器官疾病時,局限于病灶區的一些癥狀,如肺炎的胸部扣診濁音區,炎癥部位的紅、腫、熱、痛等。
2主要癥狀和次要癥狀
主要癥狀,是指某一疾病時,表現出的許多癥狀中的對診斷該病具有決定意義的癥狀。如心內膜炎時,可表現為心搏動增強,脈搏加快,呼吸困難,靜脈郁血,皮下浮腫和心內性雜音等,其中只有心內性雜音可作為心內膜炎診斷的主要依據,故稱其為主要癥狀,其它癥狀稱為次要癥狀。
分別出主要癥狀和次要癥狀,對準確建立診斷具有很大幫助。
3示病癥狀或特有癥狀
特有癥狀,是指只有在某種疾病時才出現的癥狀,即是該病所表現其特有的而其它疾病所不能出現的癥狀,見到這種癥狀,一般即可聯想到這種疾病,而直接提示某種疾病的診斷。如破傷風的木馬樣姿勢,滲出性心包炎的心包擊水音,纖維素性胸膜炎的胸膜摩擦音等。
特有癥狀又稱示病癥狀。
4早期癥狀或前驅癥狀
早期癥狀,是指在疾病的初期階段,主要癥狀尚未出現以前表現的癥狀。早期癥狀常為該病的先期征兆,可據此提出早期診斷,為及時提出防治措施提供了有利的啟示。如幼畜的異嗜現象,常為礦物質代謝的先兆,反芻功能異常,多為前胃疾病的前驅癥狀。
5綜合征候群
在許多疾病中,某些癥狀相互聯系,同時或相繼出現,把這些癥狀稱為綜合癥或綜合征候群。如體溫升高、精神沉郁、呼吸、心跳、脈搏加快、食欲減少等癥狀互相聯合出現,稱為發熱綜合征候群;馬屬動物起臥不安,表現為多種異常腹痛姿勢,稱為疝痛綜合征候群。各種征候群在提示某一系統、器官疾病,或明確疾病的性質均具有重要意義。
6、后遺癥原發病已基本治愈,遺留下的某些不正常的現象稱為后遺癥。
全面了解臨床助理醫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