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4年傳染病主治醫師考試專業知識-原蟲感染

發布時間:2014-03-29 共2頁

  一、A1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男性,32歲。寒戰、高熱、出汗間歇發作1周,今日發作時伴劇烈腰痛,并解醬油樣小便。體檢:貧血貌,脾肋下2cm,化驗:WBC3.8×109/L,涂片找到瘧原蟲,在治療時下列哪項不妥
  A.用奎寧及伯氨喹迅速控制癥狀
  B.靜脈滴注氫化可的松
  C.靜脈滴注碳酸氫鈉
  D.適量輸液,鼓勵飲水
  E.貧血嚴重時可輸血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病人臨床表現符合瘧疾并發血管內溶血,常稱為黑尿熱,嚴重時由于血紅蛋白阻塞腎小管可引起急性腎功能不全。其溶血原理尚未定論,可能是由于紅細胞內G-6-PD缺乏以及瘧原蟲感染量大,釋放毒素引起紅細胞大量破壞有關,亦可能與抗瘧藥特別是奎寧、伯氨喹誘發本病或與人體的過敏反應有關。治療按血管內溶血處理,可用皮質激素抑制過敏反應,靜脈滴注碳酸氫鈉堿化小便,可減輕腎損害。靜脈補液及大量飲水以增加尿量,可減輕腎小管阻塞。嚴重溶血有組織缺氧時可適當輸血。同時應控制瘧疾發作,可用氯喹或青蒿素。由于奎寧及伯氨喹可誘發或加重血管內溶血,應避免使用。
 
  2.男性,30歲。突然畏寒、寒戰、高熱、出汗,當地是瘧疾高發區,衛生院給服氯喹3d,體溫正常,后到門診就醫,問應服何藥防止今后復發
  A.甲氟喹
  B.奎寧
  C.青蒿素
  D.伯氨喹
  E.長效磺胺加TMP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患者瘧疾診斷明確,服用氯喹3d,體溫正常,癥狀消失。氯喹口服后在紅細胞中濃度為血漿中10~20倍,而在被瘧原蟲侵入的紅細胞內濃度又比正常紅細胞高約25倍。氧喹對紅細胞內的裂殖體有強大殺滅作用,因此能有效控制癥狀。通常在服藥后24-48h,瘧疾癥狀消失,48~72h血中瘧原蟲裂殖體被殺滅,但氯喹對紅細胞外期瘧原蟲無效.不能阻止復發。伯氨喹對紅外期與配子體有較強殺滅作用,因此能有效地防止復發及中斷傳播。伯氨喹對紅內期作用較弱,對惡性瘧紅細胞內期則完全無效。
 
  3.關于溶組織內阿米巴的大滋養體錯誤的說法是
  A.可變成小滋養體
  B.內質可見吞噬的紅細胞
  C.是溶組織內阿米巴的感染型
  D.可伸出偽足作定向變形運動侵襲組織
  E.外質透明
 
  正確答案:C
 
  4.瘧原蟲感染人體的階段是
  A.裂殖子
  B.裂殖體
  C.環狀體
  D.子孢子
  E.滋養體
 
  正確答案:D
 
  5.阿米巴病肝膿腫最危險的并發癥是
  A.肝-肺-支氣管瘺
  B.穿入腹腔
  C.穿入肺實質
  D.穿入胸腔
  E.穿入心包
 
  正確答案:E
 
  二、A3/A4型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道考題。請根據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6-8題共用題干)
  女性,42歲。間歇性寒戰、高熱、出汗2周就診。體檢:輕度貧血貌,肝肋下可及,脾肋下2cm,質中,無壓痛。
  6.懷疑為瘧疾,通常首選輔助檢查是
  A.血常規
  B.厚滴血涂片
  C.流行病學調查
  D.骨髓穿刺涂片
  E.血清間接熒光抗體測定
  7.上述檢查均陰性,病人仍然間日性發作,脾肋下4cm,質中,并出現口唇皰疹,下一步措施是
  A.骨髓培養
  B.血清間接紅細胞凝集試驗
  C.伯氨喹診斷性治療3d
  D.乙胺嘧啶診斷性治療3d
  E.氯喹試驗性治療3d
  8.通過上述處理,癥狀消失,6個月后病人要獻血,為防止獻血傳播瘧疾,病人需服下列哪種藥物
  A.乙胺嘧啶
  B.青蒿素
  C.伯氨喹
  D.乙胺嘧啶加伯氨喹
  E.氯喹
 
  正確答案:6.B;7.E;8.D解題思路:診斷瘧疾最好方法是在厚滴血片檢查,據認為其陽性率比薄血片檢查要高出2~3倍。骨髓涂片檢查瘧原蟲其陽性率較外周血片高,但不作首選。流行病學資料有輔助診斷價值,但不作確診依據。血清學檢查在發病后1周出現陽性,持續1~2年后才轉陰,在2年內的瘧疾顯性或隱性感染均可出現陽性,故無診斷價值,只用于瘧疾的回顧性診斷,獻血員檢查和流行病學調查等。如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均支持瘧疾診斷,但未能查到瘧原蟲,可行氯喹3d治療試驗,一般在服藥后24~48h后發熱被控制。而未再發作者可擬診為瘧疾。伯氨喹作用于紅細胞外期瘧原蟲,并能殺滅配子體,只能用作預防復發和防止傳播。不能控制癥狀,故不用于治療試驗。乙胺嘧啶對紅細胞前期瘧原蟲有抑制作用,是較好病因預防藥,并能抑制紅細胞內期未成熟的裂殖體,但對已成熟的裂殖體則無作用,不能滿意控制癥狀,亦不用于治療試驗。病人服用3d氯喹,殺滅了紅細胞內期的裂殖體,控制了癥狀。但病人體內紅細胞外期瘧原蟲,休眠子及紅細胞內未成熟的裂殖體(滋養體)依然存在,只不過是處于休止期,此期從每年12月直到次年3~4月間。一旦機體免疫力降低,瘧疾復發。如獻血可引起受血者瘧疾初發,在休止期服用乙胺嘧啶加伯氨喹,既可殺滅血中殘存的紅細胞內期未成熟裂殖體,又可殺滅紅細胞外期瘧原蟲和配子體。既可防止病人復發。又可避免受血者感染瘧疾。
 
  (9-11題共用題干)
  患者男性40歲,持續性高熱1周,劇烈頭痛,咳嗽、躁動不安,時常不認人,晝輕夜重。查:T40℃,頸硬,克氏征(+),腦脊液檢查除壓力增高外,細胞數與生化檢查未見異常,血液涂片發現惡性瘧原蟲。
  9.該病人首先考慮的診斷是
  A.間日瘧
  B.三日瘧
  C.惡性瘧
  D.腦型瘧
  E.肺型瘧
  10.應首選抗瘧治療的方案是
  A.氯喹0.75/日口服
  B.磷酸咯萘啶0.6/日口服
  C.磷酸咯萘啶3~6mg/kg靜點
  D.青霉素靜點
  E.右旋糖酐靜點
  11.本患者在疾病進程中出現了血壓升高,尿蛋白(+++),尿紅細胞4~5個/HP應考慮為
  A.瘧疾并發尿路感染
  B.瘧疾并發急性腎盂腎炎
  C.瘧疾并發急性腎小球腎炎
  D.瘧疾并發腎病綜合征
  E.抗虐藥的不良反應
 
  正確答案:9.D;10.C;11.D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