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消化系統疾病(A1型題1)
一、A1型題:題干在前,選項在后。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其中只有一個為最佳答案,其余選項為干擾答案。考生須在5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重度低滲性脫水伴休克時,擴容治療采用的液體是( )
A.1:4含鈉液
B.2:1等張含鈉液
C.3:2:1含鈉液
D.4:3:2含鈉液
E.高張葡萄糖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重度低滲性脫水伴休克時,可用2:1等張含鈉液20ml/kg,總量小于300ml于30~60分鐘內靜脈推注或快速點滴。
2.卜鉀濃度正確的是( )
A.0.1%~0.6%
B.0.15%~0.3%
C.0.3%~2%
D.0.9%~2%
E.0.5%~3%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補鉀原則為見尿補鉀。輕度低鉀給10%氯化鉀0.5~1ml/kg,中度低鉀1~2ml/kg,重度低鉀2~3ml/kg,配成濃度為0.15%~0.3%,靜脈緩慢點滴,勿靜脈注射。
3.有關小兒腹瀉病的描述,錯誤的是
A.多病原、多因素引起
B.以大便次數增多、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
C.可引起兒童營養不良
D.是引起兒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E.細菌是引起兒童腹瀉的主要病原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腹瀉病為多因素、多病原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加和大便性狀改變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根據大便性狀和大便常規有無白細胞將腹瀉分為侵襲性細菌腸炎、非侵襲性腸炎;測定血生化了解有無低Na、低K、低Ca等電解質紊亂;血氣分析有助于判斷有無酸堿平衡失調。
4.小兒腹瀉中度脫水,第一天靜脈補液總量為每千克體重( )
A.60~90ml
B.90~120ml
C.120~150ml
D.150~180ml
E.180~210ml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根據脫水程度確定補液量,包括累積損失量(就診前丟失的水和電解質量);繼續丟失量(每日維持基礎代謝所需要的水和電解質量)。所補充的液體要求在24小時內補充。累積損失量8~12小時補完;繼續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14~16小時內補充。第一日的輸液量包括累積損失量、繼續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第二日的輸液量只包括繼續丟失量和生理丟失量(生理需要量包括每日所進的奶量和飲水量,應注意扣除)在補液過程中注意先快后慢,先濃后淡(指電解質濃度),見尿補鉀,酌情補鈣、補鎂等原則。中度脫水的累積丟失量為50~90ml/kg,繼續丟失量為20ml/kg,生理需要量為50~60ml/kg,,
5.下列哪項不是低滲性脫水的特點
A.失鈉大于失水
B.主要為細胞內液減少
C.皮膚彈性差
D.易出現休克
E.多見于營養不良,長期腹瀉者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根據病理生理改變,低滲性脫水時,細胞外的水進入細胞內,因此細胞外脫水更明顯,臨床脫水癥狀比實際脫水重,易發生休克。高滲性脫水則相反,細胞內水進入細胞外,細胞內脫水明顯,易引起神經系統癥狀,而脫水癥狀比實際脫水輕,不易發生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