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型題:題干在前,選項在后。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其中只有一個為最佳答案,其余選項為干擾答案。考生須在5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患兒35周早產,胎膜早破2天,出生后查體見脊柱裂,前囟飽滿,顱縫寬,易激惹,腦脊液提示白細胞數為100×106/L,蛋白為4.0g/L,血培養兩份回報提示大腸桿菌。該患兒抗生素治療的療程為
A.臨床癥狀消失
B.體溫恢復正常,并持續3~5天
C.腦脊液常規、生化及培養正常
D.血常規及血培養基本正常
E.抗生素治療時間需延長至4周或更長
正確答案:E解題思路:革蘭陰性桿菌及綠膿桿菌腦膜炎治療時間需延長至4周或更長。
2.補鉀原則中,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能進食即口服補鉀
B.嚴重低鉀在擴容時即需補鉀
C.補鉀要持續4~6天
D.靜脈補鉀濃度應為0.1%~0.3%
E.每日氯化鉀總量的靜點時間不應短于8小時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靜脈補鉀原則為:見尿補鉀,補鉀量按3~4mmol/kg(0.3~0.4g/kg),鉀溶液濃度為不超過0.3%,補鉀速度不應短于8小時,補鉀要維持4~6天。
3.青春期兒童容易患下屬哪種心理行為紊亂
A.孤獨癥
B.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C.多發性抽動
D.焦慮癥
E.夢游癥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青春期是焦慮癥的易發期,這個時期個體發育加快,身心變化處于轉折點,第二性征發育,常有恐懼、焦慮、失眠、不安、頭暈頭痛、情緒不穩、乏力等表現,查體未發現任何器質性病變,診斷為青春期焦慮癥。
4.10個月嬰兒患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突然反復抽搐1天約8~9次,剛注射過鎮靜劑及毒毛旋花子苷K,血鈣18mmol/L,進一步應如何處理
A.間斷使用鎮靜劑,防止再抽搐
B.靜點20%甘露醇,降顱壓
C.口服鈣劑
D.4小時后靜脈使用10%葡萄糖酸鈣
E.24小時后靜脈使用10%葡萄糖酸鈣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鈣離子可增加心肌收縮力,也能促進心室的自主節律,同洋地黃合用,應間隔4小時以上。
5.血清中能檢出抗HAVIgM的時間是
A.起病后6周內
B.起病后12周內
C.起病后6月內
D.起病后4周內
E.起病后12月內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這是一道理解記憶題。常見錯誤:錯選"A"、"B"、"D"、"E",說明缺乏HAV病原學及甲型肝炎實驗診斷的知識。掌握抗HAVIgM存在的時間對甲型肝炎的臨床診斷是很重要的,通過復習甲型肝炎病原學方面的知識就能作出正確判斷。血清中能檢出抗HAVIgM的時間是起病后6個月內。
二、A3型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道考題。請根據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6-8題共用題干)
男性,11歲,乏力,納差10日,尿色深如紅茶2天入院。體檢:神清,鞏膜中度黃染,肝下1指質軟有壓痛,脾未及,總膽紅素68μmol/L,ALT400U,HBsAg(+),確診為急性黃疸型乙型肝炎。
6.乙型肝炎病毒是
A.DNA病毒
B.RNA病毒
C.EB病毒
D.巨細胞病毒
E.腸道病毒
7.患兒住院后檢查血清HBsAg及HBeAg均陽性。這表明
A.病人血中Dane顆粒較多,有傳染性
B.病人已進入恢復期,無傳染性
C.病人血中Dane顆粒較少,傳染性小
D.病人易演變為肝癌
E.病人易轉變為慢性活動性肝炎
8.1個月后復查,ALT正常,血清膽紅素<17μmol/L,抗HBs、抗HBc和抗HBe均陽性,HBsAg和HBeAg陰性,這表明
A.急性乙型肝炎向遷延型肝炎轉變
B.急性乙型肝炎恢復期
C.急性乙型肝炎向慢性肝炎轉變
D.肝炎未愈,病毒仍在復制
E.仍有傳染性,需繼續隔離
正確答案:6.A;7.A;8.B解題思路:乙肝(HBV)屬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屬。乙肝標志物的意義:①表面抗原(HbsAg)和抗體(抗-HBs):HbsAg陽性說明機體過去或近期感染了HBV,可能具有傳染性,但其本身無傳染性。是HBV現癥感染的標志之一,可見于潛伏期患者,急慢性乙肝患者和慢性HBsAG攜帶者,抗-HBs陽性說明機體過去感染過HBV,現在已恢復或正在恢復。抗-HBs是HBV感染后所產生的所有抗體中唯一的保護抗體,對以后的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一般在HBsAG消失后隔一段時間才出現,這段時間稱為空窗期,此時HBsAG及抗HBS均為陰性。②核心抗原(HbcAg)和抗體(抗-HBc):血液中不能檢出HbcAg,只能檢測抗-HBc。抗-HbcIgM高滴度時,可作為HBV近期(急性)感染的標志,抗-HbcIgG陽性是HBV過去感染的標志。③e抗原(HbeAg)和抗體(抗-Hbe):HbeAg陽性是病毒復制活躍,傳染性強的標志。急性肝炎患者若HbeAg持續陽性10周以上,可能轉為慢性感染。抗-HBe陽性往往表示病毒復制減少或終止,機體正在恢復,傳染性減低。④HBV-DNA和DNA多聚酶:HBV-DNA陽性或DNA多聚酶活性增高,提示病毒復制,機體傳染性大。
(9-10題共用題干)
8個月男孩,生后一直牛奶喂養,未添加輔食。近一周來患兒每天腹瀉5~6次,質稀,伴吵鬧不安,睡眠差,出汗多。尚不能扶站,未出牙。考慮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9.體檢時最可能存在的體征是
A.雞胸
B.肌張力正常
C.顱骨軟化
D.方顱及前囟增大
E."O"形腿
10.若化驗檢查示血鈣2mmol/L(8mg/dl),鈣磷乘積為25,X線長骨檢查示骨骺軟骨明顯增寬,干骺端臨時鈣化帶消失,呈毛刷狀及杯口樣改變,則應屬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
A.初期
B.激期
C.恢復期
D.后遺癥期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9.D;10.B解題思路:2.血鈣2mmol/L稍低于正常,鈣磷乘積低于30,是佝僂病激期血生化特點;X線檢查干骺端臨時鈣化帶消失,呈毛刷狀、杯口樣改變,骺軟骨明顯增寬,是佝僂病激期X線片特點。
三、B1型題:是一組試題(2至4個)公用一組A、B、C、D、E五個備選。選項在前,題干在后。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個選項可供選擇一次,也可重復選用,也可不被選用。考生只需為每一道題選出一個最佳答案。
(11-12題共用備選答案)
A.Bartter綜合征
B.遠端RTA
C.近端RTA
D.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E.尿崩癥
11.患兒出生后即發現多飲、多尿,持續低血鉀、低血氯,生長發育較同齡患兒落后,查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均高于正常,但血壓正常,考慮最可能的診斷為
12.患兒出生后即發現多飲、多尿,生長發育較同齡患兒落后,血生化提示二氧化碳結合力下降,低血鉀、低血鈣、高血氯,陰離子間隙正常,尿鈣高于正常,腎臟超聲提示雙腎鈣化灶,考慮最可能的診斷為
正確答案:11.A,12.B解題思路:Batter綜合征是腎小管對鈉、鉀的疾病主要表現為低鉀性代謝性堿中毒,高醛固酮血癥,對血管緊張素Ⅱ的加壓反應減弱,血壓正常及腎小球旁器增生等。該病根據分子遺傳學及臨床特征分為Ⅵ型。患兒為正常陰離子間隙的高血氯性代謝性酸中毒,低血鉀、尿鈣增高及雙腎鈣化均為遠端腎小管酸中毒的臨床表現。故考慮選項B。
(13-15題共用備選答案)
A.大便呈暗綠色,有腥臭,便常規有大量膿細胞
B.大便為黏液膿血便,有腥臭,便常規有大量紅細胞,白細胞
C.大便稀黃,泡沫較多,有時呈豆腐渣樣,便常規可見多量白細胞
D.夏季起病,大便呈蛋花湯樣,有腥臭,便常規偶見白細胞
E.秋季起病,大便呈蛋花湯樣,無腥臭,便常規偶見白細胞
13.產毒性大腸桿菌腸炎
14.金黃色葡萄糖球菌腸炎
15.輪狀病毒性腸炎
正確答案:13.D,14.A,1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