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消化系統疾病(X型題)
一、X型題:由一個題干和A、B、C、D、E五個備選答案組成,題干在前,選項在后。要求考生從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個或二個以上的正確答案,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1.10個月女嬰,因腹瀉就診,診斷為輪狀病毒腸炎,此病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
A.發熱
B.鼻塞和流涕
C.大便膿血樣
D.大便蛋花湯樣
E.脫水和酸中毒
正確答案:ABDE 解題思路:輪狀病毒腸炎的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多,量多,水分多,蛋花湯樣,伴有發熱和上呼吸道癥狀,可并發脫水、酸中毒,但大便性狀不會是膿血樣。
2.7個月男嬰,因腹瀉、嘔吐2d入院。診斷為腹瀉病,伴中度脫水及酸中毒,經補液治療后出現低血鉀的癥狀。出現低血鉀的原因哪項不正確
A.腹瀉時排出大量鉀鹽
B.酸中毒時鉀經腎排出增加
C.補液后鉀經尿大量排出
D.補液后血液被稀釋,血鉀相對降低
E.鉀向細胞外轉移
正確答案:CE 解題思路:尿鉀的排出要與血鉀水平成比例,原來血鉀降低,又經補液后稀釋,故尿中不會大量排鉀。
3.小兒補液原則包括哪些
A.判斷脫水性質有困難時,可按低滲脫水處理
B.輸液速度原則是先快后慢
C.累積損失應于8~12h補足
D.低滲脫水第一天補液用2/3張含鈉液
E.有循環障礙者,先用2:1等張含鈉液擴容
正確答案:BCDE 解題思路:小兒腹瀉補液應遵循先快后慢、先濃后淡、先鹽后糖、見尿補鉀的原則。要定量、定性、定時。第1天定量包括補充累積損失、繼續丟失和生理需要。定性即輸液的種類,低滲脫水給予2/3張含鈉液,等滲脫水給予1/2張、高滲脫水給予1/3張,擴容用2:1等張含鈉液,對判斷脫水性質有困難時,可按等滲脫水處理。應在8~12h補充累積損失部分,繼續丟失和生理需要于12~16h滴完。
4.失代償性代謝性酸中毒的血氣分析和。pH改變為( )
A.pH↓
B.BE↑
C.HCO↓
D.PaCO↓
E.HCO/HCO<20/1↓
正確答案:ACE 解題思路:失代償性代謝性酸中毒的血氣分析和pH改變為:HCO/H2C03<20/1,pH↓,HCO↓。而BE↑是代堿的表現,PaCO↑提示CO潴留,是呼吸性酸中毒的表現。
5.胃食管返流的臨床表現包括下列哪幾項
A.嘔吐
B.營養不良
C.咽下困難
D.上腹部包塊
E.反復呼吸道感染
正確答案:A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