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感染性疾病(A2型題1)
一、A2型題:題干在前,選項在后。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其中只有一個為最佳答案,其余選項為干擾答案。考生須在5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患兒,5歲。發熱3d伴嗜睡1d于7月下旬入院。住院次日體溫高達40℃伴頻繁抽搐,昏睡。頸部明顯阻抗,四肢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巴彬斯基征(+)。腦脊液外觀微濁,白細胞500×10/L,中性粒細胞65%,蛋白500mg/L,糖、氯化物正常。外周血白細胞20.0×10/L,中性粒細胞70%滯巴細胞30%。試問該患兒最可能的診斷是
A.化膿性腦膜炎
B.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腦炎
D.隱球菌性腦膜炎
E.結核性腦膜炎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該病例明顯提示了發病季節為7月下旬,臨床表現為病程3d后出現明顯的神經系統癥狀及病理反射陽性,結合腦脊液改變應考慮為乙腦。由于乙腦早期外周血象白細胞可升高,且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因此要排除細菌感染。化膿性腦膜炎腦脊液細胞數及蛋白應明顯升高,糖、氯化物降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發病季節為冬春季,且臨床特點為皮膚瘀點瘀斑,腦脊液化膿性改變;結核性腦膜炎及隱球菌腦膜炎起病緩慢,腦脊液生化改變同化膿菌感染。
2.男孩,6歲。發熱伴頭痛,乏力3d,今日體溫略降,但發現右下肢無力,跛行。疑為脊髓灰質炎,請問脊髓灰質炎癱瘓期的主要特征應為
A.對稱性強直性癱瘓伴意識障礙
B.對稱性弛緩性癱瘓伴感覺障礙
C.不對稱性弛緩性癱瘓,感覺存在,腱反射消失
D.上行性對稱性弛緩性癱瘓,感覺存在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脊髓灰質炎的癱瘓特點為弛緩性癱瘓,肌張力低下,腱反射消失,不伴感覺障礙,癱瘓肌群分布不規則、不對稱。根據其特點應選擇C為正確答案。
3.男孩6歲。低熱伴陣發性頭痛2周,視力減退2d。體檢:神情,表情淡漠,頸部阻力較明顯,心肺無異常,克、布氏征(+),巴氏征(-)。腦脊液白細胞300×10/L,淋巴細胞70%,中性粒細胞30%,蛋白100mg/L,糖1.2mmol/L,氯化物105mmol/L。PPD試驗72h為8mm。問最可能的診斷是
A.結核性腦膜炎
B.化膿性腦膜炎
C.乙型腦炎
D.隱球菌性腦膜炎
E.病毒性腦膜炎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根據腦脊液改變,化膿性腦膜炎及病毒性中樞感染不考慮。由于PPD試驗未達到診斷結核標準,而且隱球菌腦膜炎較易引起視乳頭水腫導致視力減退,故診斷應選隱球菌腦膜炎。
4.男孩,11歲,皮膚鞏膜黃疸1周,進行性加重,伴惡心、嘔吐、食欲下降,尿色呈深茶色。查體:精神萎靡,皮膚鞏膜重度黃疸,肝肋下2cm、脾肋下3cm,伴肝掌。實驗室檢查:總膽紅素325μmol/L,白蛋白25g/L,PTA40%。母親有乙肝病史,5年前體檢發現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最可能的診斷是
A.重型黃疸型甲型肝炎
B.急性重型黃疸型乙型肝炎
C.急性淤膽型肝炎
D.慢性重型黃疸型乙型肝炎
E.慢性重型甲型肝炎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根據患兒母親有乙肝病史,而且該患兒在5年前有乙型肝炎HbsAg攜帶史,故要考慮為慢性乙型肝炎可能。慢性乙肝根據肝臟功能損害程度可以進一部分為輕、中、重型。重型有明顯或持續肝炎癥狀,伴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反復升高,白蛋白明顯下降,TB≥5倍,PTA60%~40%,膽堿酯酶<2500U/L,后4項中任何1項符合,即可診斷。結合患兒病程及臨床癥狀應考慮為慢性重型肝炎。
5.1歲患兒,夏季因發熱3d伴抽搐1次入院。體溫39.5℃,神志清,血壓正常,頸部略有阻抗。開塞露通便后,糞便鏡檢顯示每高倍視野白細胞6~8、RBC2~3。入院當晚出現頻繁抽搐,由嗜睡很快進入昏迷狀態。腦脊液外觀清,白細胞100×10/L,中性粒細胞60%,淋巴細胞40%,糖2.8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700mg/L。外周血白細胞20.0×10/L,中性粒細胞80%。應擬診為
A.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B.中毒型菌痢
C.流行性乙型腦炎
D.化膿性腦膜炎
E.結核性腦膜炎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根據發病季節,病程進展特點及腦脊液改變應考慮乙腦診斷。病史中提示大便常規有輕度改變,在嬰幼兒乙腦可以伴有消化道癥狀,但可能會誤導診斷為中毒性菌痢,但后者起病應更急,腦脊液無異常改變,故不考慮。由于腦脊液不符合化膿性改變,故不考慮化腦和流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