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4年口腔科主治醫師考試專業知識-沖刺特訓五

發布時間:2014-05-13 共1頁

  一、A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齲均等于
  A.DMFF之和÷患齲人數
  B.DMFS之和÷受檢人數
  C.DMFT之和÷患齲牙數
  D.DMFS之和÷患齲牙面數
  E.DMFT之和÷受檢人數
 
  正確答案:E解題思路:齲均指受檢查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齲、失、補牙數。齲面均指受檢查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齲、失、補牙面數。齲均和齲面均反映了受檢查人群齲病的嚴重程度。計算公式如下:齲均=齲、失、補牙之和/受檢人數。
 
  2.患者,女性,24歲,切角缺損,充填體反復脫落,鎳鉻合金烤瓷冠修復。粘固前牙齦正常,粘固后見修復體邊緣牙齦顏色較深。1周后患者訴刷牙、咀嚼食物時牙齦出血。檢查見牙齦充血、水腫,探診易出血。造成該癥狀的原因可能是
  A.牙預備時損傷牙齦
  B.修復體邊緣長,壓迫刺激牙齦
  C.患者對烤瓷冠材料過敏
  D.非貴金屬材料引起牙齦黑線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題干信息中,烤瓷冠粘固前牙齦正常,提示非牙預備時損傷牙齦導致的牙齦炎。如果由于材料過敏及非貴金屬引起的牙齦黑線,在修復體使用一段時間后才會反映出來,而題干中的牙齦顏色異常是在粘固當時就出現,因此認為牙齦炎癥是由于冠邊緣太長壓迫牙齦引起。
 
  3.女,15歲,上前牙松動半年。檢查:口腔衛生良好,上前牙牙齦外觀色粉紅,但探診后山血,探診深度6mm,雙側上頜第一恒磨牙的近中探診深度5~7mm,附著喪失5mm,X線片示上前牙牙槽骨水平吸收1/2,上頜第一恒磨牙近中垂直骨吸收1/2,余牙無牙周袋及骨吸收,最佳診斷為
  A.青春期牙齦炎
  B.青少年牙周炎
  C.成人牙周炎
  D.快速進展性牙周炎
  E.青春前期牙周炎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青少年牙周炎的特點之一為X線片上第一磨牙牙槽骨近遠中垂直骨吸收,從而形成弧形吸收。
 
  4.重度成人牙周炎的表現之一是
  A.探診深度小于4mm
  B.牙槽骨吸收為根長的1/3
  C.牙齒均不松動
  D.牙齦探診后不出血
  E.附著喪失5mm以上
 
  正確答案:E解題思路:重度牙周炎一半附著喪失在5mm以上。患牙Ⅲ度松動,牙槽骨吸收達2/3以上。
 
  5.平滑面菌斑分為如下三層
  A.細菌層、間質層、菌斑表層
  B.菌斑-牙界面、中間層、菌斑表層
  C.基質層、中間層、菌斑表層
  D.基質層、細菌層、菌斑表層
  E.基質層、中間層、細菌層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通常人為地將平滑面菌斑分為3層,即菌斑-牙界面、中間層和菌斑表層。菌斑-牙界面:細菌位于獲得性膜上方,細菌呈扇貝狀排列于獲得性膜表面。中間層:稠密微生物層,有球菌樣微生物。菌斑表層:各種不同微生物構成呈叢狀或絲狀微生物,排列呈柵欄狀。
 
  二、A3型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道考題。請根據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8題共用題干)
  男,21歲。因上前牙扇形移位就診,無吸煙史。臨床檢查:全口牙面少量菌斑,牙石(+),上切牙唇向移位,牙間隙。右下第一磨牙根分叉外露,根分義病變Ⅲ度。X線顯示:切牙牙槽骨吸收至根長1/2,第一磨牙近遠中骨角形吸收至腭根1/2~2/3。其父在40歲前后多數牙齒脫落。血糖在正常水平
  6.該患者的診斷應為
  A.慢性牙周炎
  B.伴有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C.青少年牙周炎
  D.急性壞死性潰瘍性牙周炎
  E.菌斑性齦炎
  7.右下第一磨牙根分義區的菌斑控制工具為
  A.牙刷
  B.牙線
  C.牙間隙刷
  D.沖牙器
  E.含漱液
  8.該患者上前牙的正畸矯治應在
  A.牙周治療前
  B.潔治后
  C.深刮后
  D.牙周手術后
  E.系統調
 
  正確答案:6.C;7.C;8.D解題思路:1.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常在患病早期即可發生上、下前牙的唇向移位,出現較大的牙間隙,稱為扇形移位。
  2.由于根分叉區的特殊解剖學結構,普通的牙刷很難做到菌斑的控制。
  3.只有在牙周炎得到很好的控制后,才可以進行正畸的治療,不然會影響正畸的效果,更有可能加重牙周炎的病情。
 
 ?。?-11題共用題干)
  男,32歲。因上腭、雙頰"白膜"不適,伴全身乏力,消瘦2個月來診。1個月前曾因反復腹瀉、低熱在綜合醫院住院治療,具體診斷不詳。10年前因頜面部外傷接受專業獻血員輸血200ml。檢查見雙頰、軟、硬腭黏膜表面被覆廣泛的白色凝乳狀的斑點及斑塊狀病損,較易擦去,留下充血的黏膜面。細胞免疫功能測定明顯低于正常
  9.口腔病損最可能的診斷是
  A.白色水腫
  B.白色海綿狀斑痣
  C.鵝口瘡
  D.膜性口炎
  E.白斑
  10.口腔病損感染的病原體可能為
  A.金黃色葡萄球菌
  B.柯薩奇病毒A16
  C.Ⅰ型單純皰疹病毒
  D.肺炎鏈球菌
  E.白色念珠菌
  11.為盡快明確口腔黏膜病損的性質,首選的診斷方法應是
  A.尿常規
  B.血常規
  C.活體組織檢查
  D.假膜涂片直接鏡檢
  E.假膜涂片免疫熒光檢查
 
  正確答案:9.C;10.E;11.D解題思路:1.該患者全身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可導致念珠菌病。表現為白色斑片帶淡黃色,斑片附著十分緊密,稍用力可擦掉,暴露紅的黏膜糜爛面及輕度出血。
  2.口腔念珠菌病是真菌--念珠菌屬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口腔黏膜疾病。
  3.目前認為最可靠的是在玉米培養基上形成厚壁孢子,而最簡單的方法是標本直接鏡檢。
 
  三、B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某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2-13題共用備選答案)
  A.3%過氧化氫液
  B.0.12%氯己定
  C.25%甲硝唑凝膠
  D.2%碳酸氫鈉液
  E.碘甘油
  12.患者可自行涂布上藥的牙周局部藥物為
  13.目前公認最成熟的控制菌斑的含漱藥物為
 
  正確答案:12.E,13.B解題思路:1.碘甘油為刺激性較小的自用藥物,含有碘化鉀、碘、甘油和水。甘油能使碘逐漸析出,保持較長的藥效。亦有人用碘化鋅制成的臺氏液,作用與碘化甘油相同。常用在潔治和刮治后,將藥液置于牙周袋內,也可在含漱或刷牙后,患者自行上藥。
  2.0.12%~0.2%洗必泰液為廣譜抗菌藥,對革蘭陽性和陰性菌都有較強的抗菌作用,能有效地防止菌斑形成。由于能在口腔黏膜及牙面滯留,漱口后可保持數小時之久,所以漱口可治齦炎,而對有深牙周袋(>3mm)的牙周炎無作用。
 
 ?。?4-15題共用備選答案)
  A.牙齦暗紅色
  B.牙齦質地堅韌
  C.牙齦表面光亮
  D.探診出血
  E.牙周袋內溢膿
  14.袋內壁上皮潰瘍,下方毛細血管增生、充血,由此導致的主要表現為
  15.牙齦表面上皮萎縮、組織水腫導致的主要表現為
 
  正確答案:14.D,15.C解題思路:1.牙齦出血常為牙周病患者的主訴癥狀,多在刷牙或咬硬食物時發生,偶也可有自發出血。組織學觀察見牙齦結締組織中毛細血管擴張和充血,溝(袋)內上皮增生,但上皮也可因潰瘍而變薄,連續性中斷,以致上皮保護性差,微小刺激即引起毛細血管的破裂和出血。在探診出血的位點,結締組織中炎性浸潤區大于不出血的位點。
  2.牙齦表面光亮,點彩消失原因是牙齦表面上皮萎縮,組織水腫。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