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患者男性,52歲。3年來經常出現左下肢行走后疼痛,間歇性跛行,近來自感疼痛加重,并出現夜間睡眠時痛且常有肌肉抽搐,影響睡眠。查左下肢脛后動脈和足背動脈搏動消失,Buerger征陽性,足背動脈充盈時間延長。最可能的診斷是
A.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局部缺血期
B.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營養障礙期
C.髂股靜脈血栓形成局部缺血期
D.下肢靜脈曲張營養障礙期
E.髂股靜脈血栓形成營養障礙期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髂股靜脈血栓形成起病急,數小時即可出現患肢疼痛、腫脹和壓痛,而患者病程已達3年以上,故可排除C、E;選項D患者病程長,查體可見曲張靜脈,晚期可見患肢皮膚潰瘍,故與病史不符;根據患者病史有間歇性跛行,查體脛后動脈和足背動脈搏動消失,Buerger征陽性等可知為血管閉塞性脈管炎,近來疼痛加重,出現靜息痛、肌肉抽搐等表現,說明患肢供血已不能滿足局部組織代謝的需要,已由局部缺血期進展為營養障礙期。故選B。
2.晚期肝癌、肝硬化伴食管一胃底靜脈曲張患者的飲食原則是
A.無纖維飲食
B.低蛋白、低脂、無鹽飲食
C.少粗纖維軟食為主
D.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E.適量濃茶、咖啡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選項A無纖維飲食容易使糞便堆積于腸道,致使腸道壓力增高,故可排除;對于伴有腹水的患者才需限制食鹽攝入,故B錯誤;為避免誘發出血,晚期肝癌、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禁忌濃茶、咖啡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故D、E錯誤;選項C是晚期肝癌、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的主要飲食。故正確答案為C。
3.肝癌患者肝葉切除手術后24小時內重點觀察的并發癥是
A.肺部感染
B.肝膿腫
C.酸中毒
D.出血
E.腹腔感染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選項A和E一般出現在術后3~7天,而非24小時內,可排除;選項B常繼發于膽道感染或其他化膿性疾病而非肝葉切除術后,可排除;選項C為繼發改變,很少出現在術后早期,故錯誤;肝癌患者凝血功能減退,加上手術止血不徹底等,術后24小時內容易發生出血并發癥,故D正確。
4.患者男性,30歲。患者清晨或勞作后經常出現冷汗、心慌、頭暈、四肢發涼、饑餓無力、手足震顫等表現,一般進食后能迅速緩解。空腹血糖測定<2.12mmol/L,最可能的原因是
A.糖尿病
B.心功能不全
C.胰島素瘤
D.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
E.庫欣綜合征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選項A、B、D、E患者空腹血糖測定應>2.12mmol/L,故可排除;另外,患者的臨床表現符合低血糖發作癥狀,根據進食后癥狀能迅速緩解,空腹血糖低于2.12mmol/L,符合Whiplle三聯征。
5.對腹部閉合性損傷伴休克,腹腔穿刺抽出糞性液體的患者應
A.立即手術探查
B.先糾正休克,必須等休克好轉后才能施行手術
C.積極治療休克,在抗休克的同時進行手術探查
D.胃持續減壓、輸液、應用大劑量抗生素
E.嚴密觀察腹部情況12小時后再考慮手術治療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腹部損傷治療的原則是首選處理危及生命的因素,出現休克時,應先積極治療休克,故選項A、D、E處理不確切;腹腔穿刺抽出糞性液體,說明為結腸以下腸段破裂,由于糞性液體所含細菌量大,污染較嚴重,所以在抗休克的同時應立即行手術探查及修補術,故B錯誤,C正確。
二、A3/A4型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道考題。請根據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6-7題共用題干)
患者女性,43歲。活動后心悸、氣短15年,診斷為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該患者在全麻低溫體外循環下行二尖瓣置換術。
6.體外循環手術后的護理評估不包括
A.麻醉方式、術中轉流、阻斷循環時間及手術過程中各系統器官功能狀況
B.全麻是否清醒,清醒后躁動的原因,對疼痛的耐受程度
C.心臟、呼吸功能監測
D.血液供應與微循環情況
E.傷口與各種引流情況
7.體外循環手術后體溫監測敘述正確的是
A.術后體溫低于36℃時應保暖復溫
B.體溫逐漸回升至常溫時,及時撤除保暖措施并防止體溫反跳
C.若體溫升至37℃以上,可能是致熱原或多肽物質引起的反應
D.若術后體溫升至37.5℃,應立即采取降溫措施
E.若高達38℃以上,應通知醫師予以藥物降溫
正確答案:6.A;7.B解題思路:1.手術中應評估麻醉方式、術中轉流、阻斷循環時間及手術過程中各系統器官功能的狀況。
2.術后體溫低于35℃時應保暖復溫;體溫逐漸回升至常溫時,及時撤除保暖措施并防止體溫反跳。若體溫升至39℃以上,可能是致熱原或多肽物質引起的反應。高熱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若術后體溫升至38℃,應立即采取降溫措施,如使用冰枕、冰敷或酒精擦浴;若高達39℃以上,應通知醫師予以藥物降溫,如給予阿司匹林加冰鹽水保留灌腸。
(8-10題共用題干)
患者女性,62歲,賭博時突然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遂來本院。有高血壓病史10年,平時不規則服用降壓藥,血壓常有波動。現患者昏迷不醒,查體:T:36.7℃,P:56次/分,R:15次/分,BP:185/105mmHg,昏迷,雙側瞳孔左:右=3mm:3mm,對光反射遲鈍。
8.患者可能的疾病診斷是
A.腦梗塞
B.動脈瘤
C.動靜脈畸形
D.垂體瘤
E.高血壓腦出血
9.目前緊急處理不正確的是
A.應用20%甘露醇脫水
B.保持呼吸道通暢
C.術前準備
D.積極控制血壓
E.腦血管造影檢查
10.術后護理措施不妥的是
A.手術后體位要避免壓迫減壓窗
B.搬動患者或為患者翻身時應使頭頸部成一直線
C.按Glasgow昏迷計分法評分和記錄
D.手術24小時后即可進流質飲食
E.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呼吸道梗阻
正確答案:8.E;9.E;10.D解題思路:1.CT示高密度影,有高血壓病史10年,平時不規則服用降壓藥,血壓常有波動,加上患者目前的臨床表現,考慮可能發生了高血壓腦出血。
2.脈搏慢,呼吸慢,血壓高,"兩慢一高"提示顱內壓增高的表現,因此應用20%甘露醇脫水治療,同時積極控制患者血壓,做好術前準備。患者吞咽反射遲鈍,易造成誤吸,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
三、B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每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11-12題共用備選答案)
A.石膏固定后最嚴重的并發癥
B.石膏固定局部壓迫,水皰破潰后形成
C.大量鈣鹽從骨骼中進入血液,并從腎中排出
D.若上腹部包裹過緊,進食后可嘔吐胃內容物
E.長期固定肢體后,關節內外組織發生纖維粘連,同時關節囊和周圍肌肉攣縮
11.石膏綜合征為
12.骨筋膜室綜合征為
正確答案:11.D,12.A解題思路:石膏綜合征常見于石膏背心固定術的患者。由于石膏背心將整個胸腹部包裹,如上腹部包裹過緊,將影響患者進食后胃的容納與擴張,從而使患者進食后出現腹痛、嘔吐,嘔吐物主要是胃內容物,一般無膽汁。骨筋膜室綜合征是由于外傷引起四肢骨筋膜室內壓力增高,導致肌肉、神經缺血、壞死,臨床表現為劇烈疼痛、相應肌肉功能喪失的一種骨科嚴重并發癥,常見于前臂和小腿,是石膏固定最嚴重的并發癥。
(13-16題共用備選答案)
A.經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
B.經腹直腸癌切除術
C.拉下式直腸癌切除術
D.經腹直腸癌切除、人工肛門、遠端封閉手術
E.掛線療法
13.患者男性,46歲。因肛門周圍不斷有少量膿性分泌物排出,刺激皮膚引起瘙癢不適,被診斷為高位單純性肛瘺,需行手術治療
14.患者女性,81歲。因排便不適、大便帶血被診斷為直腸癌,癌腫距齒狀線6cm,但患者有高血壓、心肌梗死、腦梗死右側肢體偏癱病史,需行的治療方法是
15.患者男性,44歲。因排便次數增多,大便帶血被診斷為直腸癌,癌腫距齒狀線12cm,需行的治療方法是
16.患者女性,61歲。因肛門下墜感、大便帶血被診斷為肛管癌,需行的治療方法是
正確答案:13.E,14.D,15.B,16.A解題思路:根據病史結合肛管直腸疾病治療原則,第1題患者系肛瘺患者,宜采取掛線治療;第2題患者高齡,既往有高血壓、心梗、腦梗史,直腸癌腫不宜行根治性手術,故行經腹直腸癌切除、人工肛門、遠端封閉手術;第3題患者中年男性,直腸癌癌腫距齒狀線有12cm,故宜行經腹直腸癌切除術;第4題肛管癌,癌腫位于腹膜返折下,故采用經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