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型題:以下每一道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反映臟器或組織生理與生化水平變化的影像可稱為
A.功能影像
B.臟器影像
C.解剖影像
D.分子影像
E.細胞影像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隨著受體顯像、代謝顯像、放射免疫顯像、反義核苷酸與基因顯像等技術的應用,形成了前沿的分子核醫學。分子核醫學的內容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受體顯像、代謝顯像、多肽類放射性藥物顯像、重組單克隆抗體放射免疫顯像以及基因顯像等。這些顯像技術的發展,使得核醫學顯像將可能逐步向"分子影像"領域轉變,所謂"分子影像"就是反映臟器或組織生理與生化水平變化的影像,為疾病的診斷提供分子水平的功能信息。
2.下列哪個不是門電路心血池顯像的適應證
A.觀察心臟及大血管的形態、大小與功能狀態
B.觀察左、右心室在負荷(運動或藥物)試驗下的心功能變化
C.鑒別診斷急性心肌梗死與陳舊性心肌梗死
D.室壁瘤的定位與大小的評估,對真性和假性室壁瘤的鑒別
E.監測心血管患者藥物及介入性治療前后心功能測定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門電路心血池顯像適應證:①觀察心臟及大血管的形態、大小與功能狀態;②觀察左、右心室在負荷(運動或藥物)試驗下的心功能變化;③評價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狀態,病變受累的范圍、程度和預后判斷,以及藥物或手術治療的療效判定;④急性或陳舊性心肌梗死的心功能變化和預后判斷;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診斷;心肌活力判定;⑤室壁瘤的定位與大小的評估,對真性和假性室壁瘤的鑒別;⑥肥厚型心肌病與擴張型心肌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⑦心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換術前后左、右室功能變化及反流量測定;⑧監測心血管患者藥物及介入性治療前后心功能測定;⑨心律失常患者異常興奮灶的定位及WPW(預激綜合征)旁道的定位,手術或消融術療效的觀察;⑩觀察癌癥患者應用抗腫瘤藥物后對心肌的毒性反應與監測。
3.針孔準直器的特點是
A.縮小準直器與器官的距離,圖像可放大
B.縮小準直器與器官的距離,圖像可縮小
C.增加準直器與器官的距離,圖像可放大
D.增加準直器與器官的距離,圖像大小不變
E.圖像大小與準直器距離無關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針孔準直器適合較小器官的顯像,縮小準直器與器官的距離,圖像可以放大。
4.核醫學顯像的解剖分辨率比CT等影像差,通常需多大的病灶才能被常規SPECT顯像發現
A.10cm
B.5cm
C.4cm
D.3cm
E.1cm
正確答案:E解題思路:雖然核醫學影像也可顯示其解剖形態學變化,但圖像的解剖學分辨率差,其影像的清晰度主要由臟器或組織的功能狀態決定,通常小于1cm的病灶難以被常規的SPECT顯像發現。
5.下列哪項不是引起偽像的原因
A.采集能量設置錯誤
B.金屬物品引起的圖像改變
C.衣物或皮膚放射性污染
D.臟器功能異常導致的影像異常
E.錯誤的放射性藥物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臟器功能異常造成的圖像改變不是偽像,而是需要引起注意并進行診斷的病理情況。
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同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考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每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6-8題共用備選答案)
A.0.01
B.2.58×10-4
C.1
D.10
E.100
6.1雷姆(rem)等于多少西沃特(Sv)
7.1戈瑞(Gy)等于多少拉德(rad)
8.1倫琴(R)等于多少庫侖/千克(C/k)
正確答案:6.A,7.E,8.B解題思路:3.1rem=0.01Sv;1Gy=100rad;1R=2.58×10-4C/kg。
(9-12題共用備選答案)
A.原子序數較低的材料屏蔽
B.內層低原子序數材料,外層高原子序數材料屏蔽
C.鉛或混凝土等材料屏蔽
D.極力避免核素進入體內
E.無需防護
9.α射線的防護應采用
10.中低能β射線的防護應采用
11.高能β射線的防護應采用
12.γ射線的防護應采用
正確答案:9.D,10.A,11.B,12.C解題思路:1.α射線穿透力極弱,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外照射防護,但是由于其傳能線密度很高,一旦進入人體,便會在局部造成傷害,因此要極力避免其進入人體。
2.低原子序數材料可以減少β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產生軔致輻射。
3.低原子序數材料可以減少β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產生軔致輻射,同時屏蔽β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產生的X射線。
4.γ射線穿透力強,需一定厚度一定質量的材料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