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1年導(dǎo)游考試導(dǎo)游基礎(chǔ)知識考點輔導(dǎo)5.3:壯族

發(fā)布時間:2012-07-20 共1頁

第三節(jié) 壯族

一、壯族概況
(一)壯族的起源和發(fā)展
壯族,源于我國南方古代百越族群的西甌、駱越部族,是原住民族。戰(zhàn)國秦漢時期,越人分布地區(qū)很廣。《呂氏春秋•恃君覽》說“揚漢之南,百越之際”。固其“各有種姓”,鋅部雜居共處,互不統(tǒng)屬,故稱“阿越”。“百越”叉分為東越、南越、西甌、越等。從戰(zhàn)國到兩漢這一時期中.“百越”部落有“越”、“駱”,“甌”三個其同的族名稱謂,“甌”和“駱”是本族的自稱,“越”是華夏族起的名稱。《漢書•地理志》稱:“今之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
又據(jù)《舊唐書•地理志》載:“騅水在縣北,本舸群河,俗稱郁狀江,即駱越水也,亦日溫水,古駱越地也。”可見駱越人居住在郁江流域。
古代越人尚銅鼓,有鼓者稱都老;而壯族地區(qū)至今出土的銅鼓已經(jīng)有500多面,是全國出土銅鼓最多的地區(qū),且壯人都以銅鼓為文娛樂器。古越人“斷發(fā)文身”;壯人此俗到庸代還在流行,有些偏僻的山村,到1949年前,還有“文身”之俗。古代越人信仰“雞卜”;春秋時期的《越人歌》(漢•劉向《說苑》)這首歌的歌詞與壯族山歌一樣.都是用同序和虛詞來造句,并且主、謂、賓、定、狀等成分的位置與現(xiàn)代壯語相同。因此,從生活習俗以及歌的相同,說明了壯族
壯族族稱,歷代稱謂有所小同。商周時稱為“濮”,壯人自稱亦為“布”。秦漢時稱為西甌、駱越、烏滸人。隋唐時稱為“俚”、“僚”。
宋代稱為僮。“俺”始見于束人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的“慶遠、南丹灌洞之民呼為僮”句,明代稱為假人、很民。1 949年以后,把居住在光西、孟南、廣東等省講憧語(母語)的稱為僮族。1965年遵照周恩來總理的倡議,將“懂”改為“壯”,自此,僮族統(tǒng)一稱為壯族。
(二)壯族的分支與分布
壯族語言分為南壯和北壯兩大方言區(qū),民族內(nèi)部主要有布依、布依、布央、布壯、布隴、布曼、布僚、布傣、布沙等支系。布壯支系廣泛分布于廣西中部的柳江、紅水河、邕江流域;布依支系主要分布在廣西西部的右江流域以北直到貴州南部,以西到云南東部;布央支系主要分布在廣西西南部與越南接壤的靖西、德保、天等、那坡等縣;布傣吏系由主要聚居在左江流域(龍州,大新,憑祥、東興等)。布依支系與布依安支主要分布于左江、右江等流域和云南省文山州。
(三)人口與宗教
現(xiàn)在的壯族豐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其余分布在云南,廣東、貴州、湖南等省。人口1617 9萬人(2000年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壯族有自己的語言,屬議藏語系壯侗語旅,20世紀50年代創(chuàng)制了拉丁拼音文字。
壯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佛教、道教對壯族影響也很大。
(四)壯族的圖騰
(1)鱷圖騰。
(2)雞圖騰。
(3)鳥圖騰。
(4)蛙圖騰。
(5)牛圖騰。

二、壯族的民俗
[住房]壯族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干欄式木樓,這就是壯族人的傳統(tǒng)民居。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養(yǎng)牲畜或堆放雜物。
[服飾]壯族多用自織的上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壯族女子的服裴一般為一身藍黑,褲角稍寬,頭上包提花毛巾,腰間系精致的圍裙;小伙子多穿對襟上衣,腰間系一條腰帶。
「飲食]大米、玉米是壯族的主食。三月三吃的五色飯是用紅蘭苴、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等植物的汁液分別浸泡糯米,然后蒸熟制成的。五色飯色彩鮮艷,用于祭祀和待客。每到春節(jié)和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包“駝背粽”,作為節(jié)日饋贈的佳品。壯族的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壯家燒鴨、鹽風肝、脆餾蜂兒、五香豆蟲、油炸沙蟲、皮肝穆、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雞、岜夯雞等。
[節(jié)慶]主要節(jié)日有;“三月三”歌節(jié)、春節(jié)、蛙婆節(jié)、中秋節(jié)、牛魂節(jié)等。
[文學藝術(shù)]壯鄉(xiāng)素有“歌海”之稱,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壯族民間歌手的典型代表。每逢農(nóng)閑、棒假日或婚喪嫁娶,壯族各地區(qū)都要舉行對歌活動,壯族人稱之為“歌圩”。尤其是每年的三月韌三,方圓敬百里的男女青年都身穿節(jié)日盛裝.云集一力,對唱山歌,少則幾百人,多則上萬人,使美麗的壯鄉(xiāng)成為歌的海洋。
壯錦是壯族的傳統(tǒng)紡織工藝品,與湘繡、蜀錦齊名,圖案精美、織工精細,享譽海內(nèi)外。銅鼓是中國青銅文化中的一株奇葩。銅鼓聲音洪亮,在古代是傳遞信息、發(fā)布號令的重要工具,也是權(quán)力和財富的標志。
[禁忌]嚴禁捕殺青蛙,也不要吃蛙肉;忌諱農(nóng)歷正月初一這天采牲;有的地區(qū)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禁止用腳踩踏火塘上的三腳架以及灶臺;忌諱戴著斗笠和扛著鋤頭或其他農(nóng)具的人進入壯民家中。

百分百考試網(wǎng)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