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20 共1頁
第二節 法律規范
律規范的概念
法律規范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反映統治階級意志,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
法律規范是構成法的細胞.法律規范和法的關系,是細胞與整體的關系。
一、法律規范的結構
(一)法律規范的結構是指法律規范的構成因素,一個完整的法律規范在結構上由三個要素組成,即假定、處理和制裁。
理解掌握三個要素的概念及內在聯系
例.我國《婚姻法》第18條規定:“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這一條文規定了法律規范的“假定條件和行為模式”
B、這一條文規定了法律規范的“假定條件”
C、這一條文規定了法律規范的“法律 后果”
D、這一條文規定了法律規范的“行為模式”、“假定條件”和“法律后果”
(二)命令性規范的結構
命令性規范的結構包含兩個構成要素,即:“如果。。。則。。。”。例如“憲法規范”、“刑法規范”。
(三)法律規范的結構在立法中的表達方式。
二、法律規范的種類(重點)
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對法律規范進行不同的分類:
按照法律規范調整對象的不同,可以將法律規范分為不同的部門法規范。如刑事法律規范,民事法律規范等。
按照法律規范本身的性質,可以將法律規范分為授權性規范,義務性規范、禁止性規范。
按照法律規范的確定性程度,可以將法律規范分為確定性規范和非確定性規范。
確定性規范又分:相對確定性規范;絕對確定規范(例刑法57條第1款)。
(1)相對確定性規范可以分為:
a.情況性規范(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 )76條、
b.必擇其一的規范(例刑法27條第2款)、
c.任選的規范(例刑法37條);
(2)準用性規范也屬于確定性規范
(3)非確定性規范主要是指委任性規范(例注冊會計師法)第43條。
按照法律規范對人們行為的規定和限度的范圍,程度的不同,可以將法律規范分為強行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
理解掌握強行性規范與任意性規范的內容和涵義。
例題1:“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這一規定屬于()。
A.情況性規范 B.非確定性規范 C.強行性規范 D.準用性規范 參考答案A
例題2:《證券法》第108條規定“證券交易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定,辦理股票公司債權的暫停上市,恢復上市或者終止上市事務。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制定,該規定屬于( )
A、情況性規范 B、選擇性規范 C、準用性規范 D、委任性規范 答案:D
例題3:按照法律規范本身的性質,可以將法律規范分為( )規范。
A.授權性、義務性和禁止性 B.刑事法律、行政法律和民事法律
C.確定性、準用性和委托性 D.強制性、義務性和任意性 答案:A
例題:一個完整的法律規范在結構上由特定的要素構成,主要包括( )。
A.條件 B.行為
C.處理 D.法律后果 答案: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