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根據市場最新的潮流趨勢,設計和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l 根據客戶對于原材料的需求和不同地區的供應能力進行配對,與客戶共同選擇最佳的采購國家與地區及制造商,執行無疆界的生產,實現產品全球化的增值;
l 監控采購、航運和配置原材料與配件到各國工廠;
l 在工廠生產過程中我們亦會提供技術援助,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各個生產環節都能遵循客戶的生產要求;
l 為了做到快速反應的生產,不單監控主要生產原料的供應,而且策略性地管理庫存和適時適量地補充庫存;
l 亦會計劃組裝運輸和航運送貨服務;
l 最后,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產品開發及尋找新的供貨商的環節中,并為境外重要買家客戶度身設計網頁以達到他們的個別要求。
案例:利豐實現信息科技與供應鏈管理的結合
現今的采購業務已經不可能再是“左手交右手” 的中介人模式,而是應該在客戶與供貨商之間作出合適的搭配,利用信息科技去縮短訂單的完成時間、降低成本和增強靈活性。利豐貿易通過制定客戶供應鏈中的采購及生產流程,能將由接到訂單至產品出廠的時間從3個月縮短到5個星期。要在最短時間內以最低成本為客戶采購,就需要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運作機制,而以信息科技推動之供應鏈管理就能夠令到信息流和物流更暢順,從而提升整體的供應鏈效率。
利豐貿易專門為硬產品客戶開發了一個電子商貿應用軟件 “Import Direct”*,是利豐經營硬產品貿易部門的核心管理系統。Import Direct為供貨商和客戶提供一個網上商務交易平臺,不但為供貨商提供一個產品推廣的接口,亦為客戶提供一個極方便的產品采購及追蹤工具。供貨商可把旗下產品的相片上傳到Import Direct,系統中的軟件便會把相片整理成一個個產品目錄(catalogue),供客戶查閱;客戶亦能夠在系統中查詢采購資料及提交訂單 。Import Direct亦連接了利豐貿易的“訂單追蹤系統” ( Order Tracking System 或OTS) 和出口貿易系統XTS-5。供貨商、客戶和利豐貿易員工在互相交換信息的同時,也可以實時于Import Direct系統里進行產品訂購,形成一個信息與商貿二合為一的網絡。
利豐貿易的信息管理系統不僅可以整合公司的內外部信息,亦能夠與公司的業務伙伴,包括客戶、生產商和物流公司隨時保持聯系與溝通,縮短了供應鏈成員的反饋時間,并借著這些信息與合作伙伴建立更緊密的關系。
供應鏈管理的七個重要概念
在越趨全球化的市場中,企業光靠本身的競爭力是不夠的,必須倚靠整條供應鏈才會有競爭力,供應鏈的參與者必須善于管理和監督供應鏈,才可以保持競爭力。當企業面對需求日益增多的客戶時,實在不能不做好供應鏈管理的工作。雖然供應鏈管理的定義至今仍未達到共識,但利豐憑著多年的實踐經驗和一些學者的研究,歸納出以下七個供應鏈管理主要概念*:
1. 以顧客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的拉動為原動力;
2. 強調企業的核心業務和競爭力,并為其在供應鏈上定位,將非核心業務外判;
3. 各企業緊密的合作,共擔風險,共享利益;
4. 利用信息技術優化供應鏈的運作;
5. 不斷改進供應鏈的各個流程;
6. 縮短產品完成時間,使生產盡量貼近實時需求;
7. 降低在采購、庫存、運輸和環節之間的成本。
總而言之,供應鏈管理是整套經營理念的轉變,新型的企業,不論是制造商或貿易商,都必須以客戶為中心,追求產品生產和流通的最高總體效率,把生產調配到最佳的工廠、最佳的地方。從而壓縮供貨時間、縮小訂單規模,對市場需求迅速反應,并整合流程,用最少的成本完成訂單。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意味著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國內企業將直接面對來自國外企業的激烈競爭,在同一規則下爭奪全球市場。在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下,中國企業也需要在世界各地進行采購及生產,并與外國企業組成合作伙伴,作全球的布局。供應鏈管理的概念提供了一套策略思考的方法,讓國內企業清晰定位和優化其營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