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3.6 應急救援設施
2.4.3.3.7 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2.4.3.3.8 衛生設施
2.4.3.3.9 職業衛生管理
2.4.3.3.10 職業衛生經費概算
2.5 預評價報告編制
預評價報告編制階段完成以下工作:
1 )匯總、分析各類資料、數據;
2 )做出評價結論,完成預評價報告。
2.6 建設項目職業危害預評價報告按規定格式編寫(格式見附件 3 ),其主要內容包括:
1 )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目的、依據、范圍、內容和方法;
2 )建設項目概況,包括建設地點、性質、規模、總投資、設計能力、勞動定員等;
3 )對建設項目選址和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對作業場所、勞動者健康的影響進行分析和評價,主要包括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主要產生環節、對人體的主要職業危害、可能產生的濃度(強度)及其職業危害程度預測等;
4 )對擬采取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進行技術分析及評價,主要包括總平面布置、生產工藝及設備布局、建筑物衛生學要求、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衛生設施、職業衛生管理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評價;
5 )對存在的職業衛生問題提出有效的防護對策;
6 )評價結論:對評價內容進行歸納,指出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措施的建議,確定職業病危害類別,建設項目是否可行。
3 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3.1 建設單位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前委托評價機構進行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3.2 評價方案編制
評價單位依據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預評價報告內容和工程建設及試運行情況編制竣工驗收前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方案。評價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評價目的、依據和范圍;
2 )工程建設概況,各項職業病防護設施建設及其試運行情況;
3 )現場調查與監測的內容與方法,質量保證措施;
4 )組織實施計劃與進度、經費安排。
3.3 現場調查
評價單位在接受評價委托后進行職業衛生學調查。職業衛生學調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3.1 生產過程的衛生學調查:了解生產工藝的全過程和確定生產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1 )化學因素(有毒物質、生產性粉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