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3頁
推進木蘭溪兩岸建設
興化灣南岸以32平方公里開發建設為平臺,重點發展裝備制造、新能源、化工等臨港產業,努力打造海西重要裝備制造基地。加快仙游楓亭石化基地建設。通過臨港產業集群的崛起,實現臨港工業產值占規模工業產值的60%以上、重工業比重超過50%。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做大做強現有企業,鼓勵企業創建自主品牌,推動鞋服紡織、工藝美術等傳統制造業向高端發展,努力打造千億產業、百億企業。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全力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實現新跨越。圍繞建設“城市群”的要求,樹立全市同城化的發展理念,主動對接福州大城市圈,提升中心城區,拓展東西兩翼,面海環灣發展,保護山區生態,構建以主城區為核心、濱海新區和仙游縣城為次中心的城市空間結構,力爭城鄉一體化走在全省前列。
把木蘭溪兩岸作為未來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建設,積極推進萬達商業廣場、玉湖新城、木蘭金融財富中心、木蘭國際廣場等木蘭溪兩岸城市啟動區項目建設,統籌推進火車站站前片區、磐龍山莊、萩蘆山莊、總部經濟區、涵江西部新城等城市綜合體建設,打造一批標志性建筑和特色化片區,彰顯莆田山水宜居城市特色與魅力。
深入開展院地科技合作,推進海西研究院莆田中心建設,推動莆田高新區擴區升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孵化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力爭達到 15%。
力爭湄洲灣港口吞吐能力超億噸
圍繞建設“港口群”要求,進一步整合“三灣”資源,全面開發湄洲灣、啟動建設興化灣、保護利用平海灣,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動港口、鐵路、公路的“無縫對接”,構筑形成便捷高效、結構合理、功能完備、經濟安全的集鐵路、公路、水運、航空于一體的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努力打造海西交通樞紐中心。
建成大港口。大規模推進湄洲灣港口整體連片開發,啟動建設興化灣南岸涵江港,加快秀嶼港區、東吳港區、興化港區等一批深水碼頭建設,重點推進羅嶼40萬噸級干散貨碼頭建設,打造我國南方地區最大的鐵礦石專用碼頭;同步推進盤嶼30萬噸級油品碼頭、湄洲灣大型煤炭碼頭等20個大型泊位建設,加快推進航道建設,力爭港口吞吐能力超億噸,把莆田港建設成為服務臨港產業發展的綜合性重要港口,成為海西港口群的主樞紐港。
確保向莆鐵路莆田段和湄洲灣港口鐵路支線如期建成通車,爭取開工建設興化灣南岸鐵路支線和木材加工區鐵路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