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新總規》·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篇
水陸空全方位發展
打造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
到2020年,重慶不僅能實現全部區縣(自治縣)通高速路,90%通鐵路,而且還將把“8小時重慶”變成“4小時重慶”。以高速公路、鐵路、水運通道和空中航線為骨架,重慶將被建設成為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
高速公路實現“4小時重慶”
重慶將通過規劃建成覆蓋所有區縣(自治區)的“兩環十射多聯線”高速公路網基本骨架,達到高速公路在區縣100%的覆蓋率。而現在的“8小時重慶”屆時也將變為“4小時重慶”。
“兩環”分別為內環線和外環高速公路;“十射”分別為重慶—成都、重慶—遂寧、重慶—武勝、重慶—西安、重慶—武漢、重慶—長沙、重慶—貴陽、重慶—瀘州、重慶—足—成都、重慶—開縣—安康高速公路;“聯線”主要為武勝—潼南—足—榮昌、合川—銅梁—永川—江津、綦江—南川、長壽—涪陵—武隆、墊江—武隆、梁平—黔江、巫溪—建始高速公路。
鐵路實現區縣覆蓋率90%
鐵路基本網絡“一樞紐十干線三專線四支線”,將輻射各個方向。“一樞紐”為重慶鐵路樞紐;“十干線”為成渝(成都—重慶)、遂渝(遂寧—重慶)、蘭渝(蘭州—重慶)、襄渝(襄樊—重慶)、渝懷(重慶—懷化)、川黔(重慶—貴陽)、萬宜(萬州—宜昌)、渝瀘(重慶—瀘州)、達萬(達州—萬州)及遠景預留的安常(安康—奉節—張家界—常德)鐵路線路;“三專線”為連接西南與華東地區滬漢渝蓉鐵路客運專線(渝利線)、成渝城際鐵路、渝萬城際鐵路。“四支線”為三萬(三江—萬盛)、萬南(萬盛—南川)、南涪(南川—涪陵)、黔石(黔江—石門)鐵路。遠景預留合川—銅梁—永川鐵路線路。
8個港口撐起航運中心
我市將以長江、嘉陵江、烏江“一干兩支”為骨架,形成以主城、萬州、涪陵3個樞紐港區為中心,永川、江津、合川、奉節、武隆5個重點港區為依托,建成長江上游航運中心。
重點建設主城、萬州、涪陵3個樞紐港區和永川、江津、合川、奉節、武隆5個重點港區。集約利用岸線資源,結合產業布局,集中力量做做強主要作業區。加強各作業區通道的規劃建設。在主要作業區規劃預留鐵路專用線,充分發揮水鐵聯運的優勢。
機場布局“一三小”
民航機場將按“一三小”布局。重點建設江北國際機場,將江北國際機場建設為國際商業門戶樞紐機場;積極發展萬州五橋機場、黔江舟白機場和渝東北支線機場。
以江北國際機場為中心,整合、協作五橋機場、舟白機場和渝東北支線機場,力發展支線航空和旅游航空,形成功能互補、航線整合的區域航空樞紐。通過機場集疏通道的建設,提高機場的服務能力和輻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