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統籌城鄉發展全域四川省成都:跳出圈圈劃圈圈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2頁


    統籌委配備行政編制29名,其行政編制來源從市級相關部門選配人員中劃轉解決。選調部門主要來自市委宣傳部、市農委、市規劃局、市建委、市國土局、市發改委、市經委、市商務局、市勞動保障局、市金融辦、市民政局和市財政局等。但是直到年底,統籌委的工作人員只有10多人,遠未達到29人的編制。統籌委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精簡高效,因事設崗是這個新成立部門的原則。  
    重劃經濟圈從行政區到功能區  
    成都市的綜合配套改革,就是要打破舊的行政體制,以功能區劃為主,按照經濟發展規律,實現要素、資源的市場化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7月,中共成都市十一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召開,會議正式提出“全域成都”為試驗區規劃方向?!俺鞘惺乾F代的城市,農村是現代的農村;現代城市和現代農村和諧相融、充滿活力,現代文明和古代文化交相輝映、充滿魅力;城鄉的天更藍、水更綠、百姓的生活更幸福……”市委向全市人民勾畫了一幅美好圖畫。  
    一個月后,在成都市2007測繪工作會上,市規劃局透露了關于“全域成都”規劃的思考和基本想法。根據初步的思路,今后,成都市1239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將形成一個中心城、14個新城、306個鎮、約600個中心村、約3000個聚居點的五級城市結構,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將到達新城、快速路將到達各重點鎮、村村通公路。而龍門山、龍泉山將打造為旅游發展帶。  
    市規劃局萬小鵬博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全域成都”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從規劃上來說,是要把成都12390平方公里的區域看成是一個整體進行統一規劃,并按規劃統一建設。  
    在功能區劃上,“全域成都”的規劃借鑒了北京的一些做法,考慮將全市分為城市功能核心區、城市功能拓展區、生態功能優化區等三個分區。在交通體系方面,將有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直達每一個新城,快速路直通重點鎮,而全市的村村都通公路。公共服務設施之中的中小學布局上,中學將配套延伸至鄉鎮、小學配套延伸到社區。而醫療設施方面,將構建兩級醫療服務體系,即綜合醫院(包含??漆t院和中醫院)、社區醫院。  
    根據測繪工作會上播放的一段關于成都市規劃的宣傳片,成都市在空間發展格局方面,將突出六條發展走廊的建設,為支撐走廊發展,規劃形成市域尺度上的“環狀+放射”的道路格局。即由4條環路、10條軌道線路、33條放射道路組成的綜合交通體系,使走廊與中心城之間的通勤交通分擔率達到55%以上。  
    按照這一理念,下一步,成都市將運用“全域成都”的理念和“三個集中”的原則,完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及產業規劃等城鄉一體的規劃體系,逐步形成“一城兩帶六走廊”的格局,整體推進城市和農村的現代化。其中,一城指中心城,兩帶即龍泉山脈和龍門山脈,六走廊即中心城——華陽——正興、中心城——雙流——新津——蒲江、中心城——溫江——邛崍、中心城——郫縣——都江堰、中心城——新都——青白江——金堂、中心城——龍泉驛。  
    全域成都,意味著成都市的綜合配套改革將打破區域、行政體制的障礙,以功能區劃為主,按照經濟發展規律,實現要素、資源的市場化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不禁令人聯想到,這與年初成立投促委的初衷一脈相承。專家普遍認為,成都獲批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全域成都概念的提出,標志著成都城鄉統籌進入了新階段。 
    跳出都市圈從一盤棋到一顆棋  
    當城市規模擴張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出現拐點,出現不經濟現象,從而迫使和推動城市化發展道路的轉型和深化——城市分工和城市群的成熟和崛起。成都正處于“對內一盤棋,對外一顆棋”這一發展階段  
    9月2日,成都對外發布未來10年試驗區總體目標框架文件,寄望用10年時間,建設成為中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制造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和現代農業基地。  
    按“全域成都”的規劃,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將主要以現在的高新南區為主;現代制造業基地由龍泉經濟開發區,彭州,青白江—新都和新津—雙流這四個片區以及20個工業集中發展區和10個工業集中發展點構成;現代服務業基地主要包括:中心城區將以金融、信息、會展等高端產業為核心,形成北部商貿片區、南部科技商務片區和東部工業商務等三大片區;現代農業基地則以地勢來劃分,平原地區集中發展糧油、生豬等農業產業,丘林地區重點發展水果等產業,山區則重點發展林木和水產。  
    當城市規模擴張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出現拐點,出現不經濟現象,而且會面臨資源環境的制約,從而迫使和推動城市化發展道路的轉型和深化——城市分工和城市群的成熟和崛起。成都正處于這一發展階段。  
    2007年4月2日,四川省和重慶市在成都簽署了《關于推進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經濟區的協議》;2007年10月20日,兩省市相關部門和涉及區縣,在四川省廣安舉行了“首屆川渝毗鄰地區合作互動工作座談會”,簽署了《川渝毗鄰地區合作互動框架協議》和《川渝毗鄰地區合作互動工作協調機制》兩個合作文件,各個部門和涉及區縣也開展了一系列合作。  
    “全域成都”的概念中,包含了都市經濟圈、成都經濟圈和成渝經濟圈三個圈層,從某種意義上理解,成都將在更大的區域來統籌、平衡各區(市)縣的功能、發展規模和目標。其實看到機遇的何止成都,成都周圍的德陽、綿陽等市縣,也希望借助成都獲批試驗區的“東風”,拉動區域經濟的發展。而四川與重慶毗鄰的14個縣區,更準備好要借助川渝合作示范區(縣)建設機遇,促進縣域經濟和統籌城鄉發展。  
    區域合作在“全域成都”概念和城鄉統籌工作方法的引領下,逐步邁向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的深度合作,使得各地的優勢資源實現互補,產業升級提檔的速度也同時加強。大統籌、大產業、大發展,正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