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答題
5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于什么時間施行?它共有多少章?多少條?答:于1990年4月1日起施行。共有六章,四十六條。
5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的適用范圍?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區內。
5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關于、中、小城市的界定標準?答:城市界定標準是指市區和近效區非農業人口50萬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界定標準是指市區和近效區非農業人口20萬以上,不滿50萬的城市;小城市界定標準是指市區和近效區非農業人口不滿20萬的城市。
54、《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的“一書兩證”指什么?答:“一書兩證”指的是:建設用地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55、簡述城市規劃體系的組成?答:城市規劃體系包括規劃法規、規劃運作和規劃行政三個基本方面,規劃法規是核心。
56、城市規劃管理主要有哪三方面的工作?答:城市規劃管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即城市規劃的組織編制和審批,安排建設用地、建設工程的城市規劃實施管理,以及城市規劃實施監督檢查。
57、簡述城市規劃管理的基本原則?答:城市規劃管理的基本原則:⑴系統管理原則。⑵集中統一管理原則。⑶ 依法行政原則。⑷政務公開原則。
58、城市規劃分幾個階段?詳細規劃分為哪兩個層面?答:編制城市規劃一般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個階段進行,城市、中等城市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可以編制分區規劃。詳細規劃包括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59、城市總體規劃的任務是什么?答:城市總體規劃的主要任務是:綜合研究和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和空間發展形態,統籌安排城市各項建設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項基礎設施,處理好遠期發展與近期建設之間的關系,指導城市合理發展。
60、城市新區開發和舊區改建必須堅持什么原則?答:必須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原則。
61、居住區按居住戶數或人口規模分為哪三級?答:居住區按居住戶數或人口規模可分為居住區、小區、組團三級。其規劃組織結構可采用居住區-小區-組團,居住區-組團,小區-組團及獨立式組團等多種類型。居住區、小區、組團、戶數(戶) 10000-15000 2000-4000 300-700 人口(人) 30000-5000 7000-15000 1000-3000
62、居住區用地的構成及各類用地的定義是什么?答:居住區的用地根據不同的功能要求,一般可分為以下四類: ⑴住宅用地是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必須留出的一些空地(住宅日照間距范圍內土地一般都列入居住建筑用地),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人口的小路、宅旁綠地和雜務院等。⑵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是指公共區各類公共建筑和公用設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圍的專用地,包括專用地中的通路、場地和綠地等。⑶道路用地是指居住區范圍內的不屬于上兩項內道路的路面以及小廣場、停車場、回車場等。⑷綠化用地是指居住區人滿足規定的日照要求,安排有游憩活動設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綠地,包括居住區公園、小游園和組團綠地及其他塊狀、帶狀綠地等。
63、住宅建筑按照層數不同可分為那幾類?答:住宅建筑按照層數不同可分為四類: ⑴低層住宅(1-3層);⑵多層住宅(4-6層);⑶中高層住宅(7-9層);⑷ 高層住宅(于等于10層)。
64、簡述我市對住宅間距系數的規定答:我市對日照間距系數的規定是:新開發居住區建設條形住宅,按1.60控制;改建區條形住宅按1.56控制;點式住宅樓及舊城區2.3平方公里以內改造建條形住宅,按1.35控制;突出主墻的陽臺累計長度超過樓長1/3時,應按陽臺面考慮影射;不同方位的建筑,日照間距系數折減按國家有關規范執行。其它建筑的日照間距要求按有關規范規定執行。65、簡述居住區綠地率的有關規定。答:居住區內綠地率:新區建設不應低于30%;舊區改造不宜低于25%。
66、我市對在城市道路兩側進行建設時必須后退有關控制線的距離有什么規定?答:根據我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建設工程規劃審批管理的通知(保市政辦[2000]53號)要求,在城市道路兩側進行建設時必須后退的有關控制線,由道路紅線、最小建筑控制線和綠化用地控制線多重控制的道路,沿街建筑后退距離以最外邊緣控制線為基準,具體規定為: ⑴沿街建多層住宅樓,建筑物沿街凸出部位的正投影線后退道路外邊緣控制線的距離必須于3米。⑵沿街建底商的多層住宅樓,一層為商業用房的,建筑物沿街凸出部位的正投影線后退道路外邊緣控制線的距離必須于5米,兩層為商業用房的,必須后退8米以上。有綠化控制線的道路兩側、不得批建底商住宅樓,特殊情況需要建設的應按規劃部門要求加后退距離,確保交通停車用地的需要。⑶沿街建多層辦公樓或底商綜合樓,建筑物沿街凸出部位的正投影線后退道路外邊緣控制線的距離必須于8米。兩層為商業用房的,必須后退10米以上。⑷沿街建高層建筑物,無論是公建還是住宅,10-15層的,建筑沿街突出部分的正投影后退道路外邊緣控制線距離必須于15米;16-20層的,建筑沿街突出部位的正投影線后退道路外緣控制線的距離必須于20米;20層以上的建筑視具體情況適當加后退距離。⑸專業市場和綜合性商業建筑,要視其規模和有關規定的要求,綜合考慮確定后退道路外邊緣控制線的距離,但最小不得小于20米。⑹沿街新建或改建圍墻、門、警衛室的,可在城市道路外邊緣控制線上建設,但必須采用透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