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2頁
樓市“退燒” 家裝業唇亡齒寒集體“漲價”
雖然部分二三線城市悄然升溫的態勢值得關注,但今年以來一線城市樓市應聲而落已是不爭的事實。
數據顯示,最近一段時間,全國各大中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同比下降了至少兩成。
樓市高燒漸退,作為下游的家裝產業不可避免將受到影響。
某家裝企業的老總坦言,裝 修的單子可能會隨之變少。
不僅如此,隨著建材價格上漲、人工費用上漲、物流成本上漲……在眾多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家裝業也加入了漲價大軍之列。
與去年同期相比,各大家裝公司在今年春節后的報價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幅度在8%~15%。
“2008年,家裝業度過了金融危機;2009年和2010年,家裝業度過了房地產市場調控。2011年,家裝業面臨的最大危機將是CPI累積作用的巨大沖擊。”聆海裝飾集團總經理鄒劍鋒表示,家裝公司壓力很大,無論是面對上游的房地產行業,還是面對眾多建材合作伙伴,乃至消費者,家裝業并非強勢產業,對于最終的價格并沒有過多的把控。
調控效果現地區差異 房價逆勢上漲背后現三大“推手”
統計數據顯示,限購城市樓市大多降溫,投資投機性需求明顯受抑,房價漲幅收窄,個別地區房價甚至出現了同比下降。不過,調控效果出現了明顯地區差異,最突出的表現是:部分二三線城市房價“逆勢上漲”。
在山東煙臺,去年7月均價在每平方米4500元左右的商品住宅今年1月以來已經突破6000元。
福建泉州城區的商品住宅均價,從1月份的每平方米7000元,到6月底首度“破萬”;隔一個月后,已接近每平方米1.1萬元。
遼寧丹東是今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漲幅最快的城市之一,今年1~6月間,前四個月漲幅均在兩位數之上,有三個月的漲幅更是名列70個大中城市首位。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以來,部分二三線城市房價堪稱逆勢上揚,有些城市甚至連月保持兩位數上漲,這是本輪調控出現的新特點。
在調控層層加碼、毫不放松之際,部分二三線城市房價為何依然“頑強”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