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土地取得費的概念、構成及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土地取得費的概念、構成及計算方法
  (一)土地取得費的概念
  土地取得費是為取得土地而向原土地使用者支付的費用。
  (二)不同土地取得情況下土地取得費和計算方法
  土地取得費按用地單位為取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各項客觀費用計算。
  1.征用農村集體土地時,土地取得費就是征地費用。征地中各項費用以待估宗地所在區域政府規定的標準,或應當支付的客觀費用來確定。征地費用包括兩部分:土地取得費及相關稅費,詳情如下:
  1)土地取得費
  國家征用集體土地,而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費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起施行)中第四十七條規定:“征用土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勞動力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由于與被征地原有收益有關,故可認為其中包含一定的級差地租。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中第四十七條規定:“征用耕地的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產值的6—10倍;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償費,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償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4—6倍。但是,每公頃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償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15倍。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后,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
  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是對被征地單位已投入土地而未收回的資金的補償,類似地租中所包含的投資補償部分。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