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1頁
會計要素的含義及其劃分
會計要素是以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為基礎的,對會計對象所作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是會計用于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確定經營成果的基本單位。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將會計要素劃分為六類: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1)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資產的確認必須符合四項標準:
?、儋Y產的本質必須是一項經濟資源;
?、谫Y產應當能以貨幣計量;
③資產必須是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經濟資源;
?、苜Y產包括各項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
(2)負債。是指企業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將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債務。債務的確認要符合以下標準:
①負債是企業的債務責任,企業必須在約定的時間內償還;
②負債應以資產或勞務償還;
?、圬搨軌蛴秘泿糯_切計量或合理估計。
(3)所有者權益是企業投資人對企業凈資產的所有權。它表明企業的產權關系。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應滿足以下標準:
?、偎姓邫嘁娴谋举|是一種權利;
?、谒姓邫嘁娴姆秶瞧髽I的凈資產;
③所有者權益的承受人是企業的投資人。
(4)收入。是企業在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等經營業務中實現的營業收入。收入的確認應滿足以下標準:
①收入的本質是已實現的收入;
?、谑杖氲姆秶卿N售商品或提供勞務。
(5)費用。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費用的確認應滿足以下標準:
①費用的本質是各種耗費;
?、谫M用發生的范圍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
③費用能予以對象化的部分是成本,即制造成本,不能予以對象化的部分就是期間費用,即直接計入營業損益的費用。
(6)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財務成果。也是收入與費用相比、相抵后的差額。
以上會計要素中,前三類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后三類是反映和計算企業財務成果的會計要素。